柴进适时捧出鎏金匣,匣中锦缎裹着半截断枪:"此枪头是恩师周侗托付,言明待麒麟归位时..."枪头月牙刃忽与卢俊义腰间玉佩相吸——玉上纹路原是崩云枪法图谱。
"卢俊义听封!"刘慧娘展开赤鳞草染就的诏书,字迹在朝阳下隐现龙纹,"授尔天雄星麒麟大将军,领河北道节度使,总摄太行八陉防务。"
燕青跪接青玉令箭时,箭镞忽然弹出三寸细刃——这是汤隆按周侗手稿新制的机关:"燕青晋天巧星翊卫郎将,掌四方谍报、奇门机括。"他腰牌暗格滑出半枚铜匙,正与卢俊义虎符缺口相契。
陈丽卿捧来玄铁麒麟甲,甲片碰撞声惊起金沙滩的鸥鹭:"此甲熔了十二架辽国铁鹞子重铠,袖箭孔位按师兄的崩云枪路改制。"
卢俊义登上白虎堂观星台时,七十二峰同时升起青烟。徐宁在演武场拉开三石弓,箭矢带着赤鳞火掠过卢俊义鬓角,将"替天行道"大旗钉在聚义厅匾额之上。旗面展开的刹那,八百艘战船在芦苇荡升起绘有麒麟纹的硬帆。
"此舰名唤'崩云',载得下师兄的麒麟卫。"李俊掀开船楼帷幕,三百架神臂弩机栝泛着冷光。阮小五拉动缆绳,船身突然侧翻露出底舱——二十辆铁滑车暗藏其中,轮轴竟是按周侗《九宫阵图》排布。
柴进在文渊阁展开《显德兵备志》,书页间滑出半幅泛黄婚书:"此物夹在卢府地库的《武经总要》中,弟已着人送往大名府。"卢俊义抚过贾氏当年的簪花小楷,忽然将婚书掷入香炉:"烽烟乱世,岂容私情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