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军队必须有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当然,将领的指挥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叫军队,不然那就是一群土匪。”
“更何况历史上的匈奴能不能凑齐四十万人还是个问题。”
“史记中也记载了匈奴的情况,连年旱蝗,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大雨雪,畜产多饥寒死。”
“也许一场雪灾,一个部落就直接去见阎王爷了。”
“游牧民族的生活绝对不是田园牧歌,也别以为他们身穿铠甲装备精良。”
“实际上能穿上动物皮毛做成的袍子就已经不错了,也别以为他们的箭矢锋利,实际上那是动物的骨头做的。”
“而且他们南下时那是拖家带口,只为了抢一些过冬的粮食。”
“就这种情况,你指望他们能训练出可以统一指挥的骑兵部队?我觉得还是诸天神佛降临比较靠谱。”
“那他们有多少人啊?”李丽质现在好奇草原的情况了。
“在吕思勉的《匈奴文化索隐》中有记录,他认为匈奴平时最多也就三百多万人。”
“注意,这是一共三百万人口,这其中能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多也就三十万人。”
“而且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太恶劣,大多数时候都是分散生活的,草原政权看起来面积挺大的,但是人口太分散,而且太少了。”
“古代出生率高,死亡率同样也很高,在中原王朝都是这样,更别说草原了,集中生活的话牛羊根本不够吃。”
“这也是草原政权总是分裂的原因,就像南匈奴和北匈奴,东突厥和西突厥,鞑靼和瓦剌,都是一个道理。”
“正常生活都这样,那就别说骑兵了。”
李丽质点头:“哦,明白了,也就是说游牧民族注定打不过中原王朝呗。”
“额,也不能这么说,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游牧文明的衰落和消亡是一定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你的领土再大又如何,没有人去控制,这些地迟早会丢失。”
李丽质陷入了思索:“那大唐有办法控制草原吗?”
“有,移民,让那些地方的汉人占据大多数,不过在此之前,必须有办法解决那些人的生计问题,不然汉人也会变成游牧民族。”
“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性,吃都吃不饱,谁还会和你讲其他的。”
“张彦,后世能在草原上种植粮食吗?”李丽质很好奇。
张彦点头:“可以,后世的漠南叫做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土豆,水稻,小麦,谷子,高粱,绿豆,荞麦,有很多可以种植的粮食。”
“尤其是土豆,在寒冷的西伯利亚都能生长,倭寇就特别熟悉。”
李丽质眨了眨眼:“西伯利亚?哦,黠戛斯?啊,我知道了。”
(唐朝时期,西伯利亚被称为坚昆或黠戛斯?。坚昆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为鬲昆或剑河的记载。坚昆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部族,活动区域主要在叶尼塞河流域。)
(坚昆在唐朝时期向唐朝称臣,并接受了唐朝的羁縻管理。唐太宗设置了坚昆都督府,以稳定北方的边疆。坚昆都督府与黑水靺鞨、室韦、契丹、奚等部族同一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