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看着天幕上水墨手掌心的那点金芒,目睹它从微光缓缓绽放,直到一片温暖而不刺眼的金光盈满天幕。
紧接着就是万千流光倏然坠下。刘彻看着直奔他而来的那道璀璨金色流光,情不自禁的地伸出手,待金光凝成一枝麦穗,合掌握住。
刘彻感受着伴着这枝麦穗出现而在脑海中自然浮现的信息,低声喃喃:“还有这种好事?”
他微微偏头,看向拱立在殿门的中常侍和侍卫,问道:“感觉怎么样?”
中常侍自然看见了这神异的一幕,他看着金色流光纷纷然坠下,安静而美丽,其中就有数道流光各自没入他和侍卫身上,而陛下手中凝成一枝麦穗。只是还不待他高呼陛下蒙天眷顾,定当万岁,就先迎来了问话。
中常侍自然明白陛下问的是什么,他保持笑容,答道:“先是感觉身上一暖,而后是便是全身似有暖流经过,精神也清明了许多。”
还不待中常侍继续说话,就见刘彻手微摆,然后闭上了眼,再睁开时,眼中满是惊喜。
“如此甚好。”刘彻笑道,“这流光确实有助身体健康的功效……哈哈哈哈哈。”
随后,他垂首看向手中的麦穗,心下想道:这麦穗功效更胜一筹,具体如何用,还得再思考思考。
想着,他忽然抬头,吩咐道:“传朕旨意,接下来记下天幕所讲的内容,以待后续商讨。”
中常侍赶忙应声,匆匆跑去传达旨意。
刘彻立于殿门前,手握麦穗,心中期待着玉不识接下来的讲解。
——这天幕可真是神奇啊。希望可以带来更多惊喜吧。
******
唐朝,贞观二年。
李世民紧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缓缓说道:“观音婢,这次时间凑巧,能和你一起看了。”
长孙皇后笑笑,柔声说道:“上次妾身也在殿门外看了天幕,虽然滕王阁尚未兴建,但行文清丽流畅《滕王阁序》能够让人一览瑰丽奇伟的建筑,也是美事一桩。”
李世民:“《滕王阁序》确实写得好。只是李元婴现在还不是滕王呢,也不知道滕王阁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长孙皇后摇摇头,说道:“现在还是休养生息为要。”
李世民笑道:“确实,滕王不是滕王的现在,这滕王阁也没有必要。更何况现在王朝初定,要紧的事更多。”
长孙皇后:“陛下劳心。”
李世民:“这有什么……”
李世民说着看向天幕。
这个时候,玉不识也宣布了今天直播的主题。
【由诗引人,由人探史。<诗家名人>第二期,“诗隐”孟浩然。】
“‘诗隐’?是落在‘隐’字上吗?”
“诗隐……莫不是诗中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