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临江仙-4(1 / 2)

【故地重游,晏几道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场景,油然而生对小苹的怀念,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

从醉梦中醒来,他看见的是虚虚掩着的帘幕和孤寂困锁的朱门楼台。立于中庭幽幽望着花落时的纷纷扬扬,望着燕子在细雨微风中双栖双飞,去年春天滋生的离愁别恨又涌上心尖。

记得去年和小苹的初次见面,她身穿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袅袅婷婷,怀抱琵琶,轻拨珠弦,相思之音泠然而响。当时的明月如今犹在,曾经照着如彩云般美丽的小苹依依惜别的身影,只是现在我思念的佳人在哪里呢?】

赵祯看到这里微微一笑,晏殊离世尚且不久,对他留下的几个孩子他也不甚熟悉。没想到倒是出了一个能和他在诗词之道上可以相称的孩子。就是这描述,和他写的词,感觉没有之前晏卿的清新典雅啊。

诗词中抒发个人情感并不少见,前面提到的纳兰性德的词都是悼念妻子的作品,但写的情真意挚,也是值得品读的。但晏几道的写作对象是歌女,不是说歌女地位卑贱,而是真的很少有人会写她们,写诗作词也是为了博取名声,他的写作对象倒是有些别致。

他的思绪一顿,柳永不也是吗。

这样想着,他发现好像这些诗人写东西也都是发牢骚比较多啊,他们心中的不平之事这么多吗?

他觑了一眼被召来的欧阳修,慢悠悠地问道:“这首词你怎么看啊?”

欧阳修不知道面前的官家都想了些什么,只是稍作思考,然后回答道:“回陛下,这首词自然是极好的。不过依臣看,此词虽情感真挚,但所述之事却只是儿女私情。若晏几道能将眼界放得更宽广些,或许能有更高的成就。”

他知道官家最近对着朝政有些想法,自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庆历年间范仲淹联合朝臣上了奏疏,官家采纳了大部分的意见,实行了新政。但他知道这对朝政积贫积弱的现状还不够,官家想要的更多。所以官家想要看到的,是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让宋朝强大起来的人才,而不是沉迷于风花雪月的诗人。

赵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心想,晏几道确实才华横溢,但若局限于个人情感,恐怕难以成为一代大家。身为有着正常志向的皇帝,他当然是希望能够为他所用的人才越多越好。

【仔细看来,这首《临江仙》可以划分为四层来品读:

第一层为“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不从梦境着笔,写的是醉梦醒来后的所见,朱门楼台紧锁,落花悠悠,他的意中人并不在眼前。他的梦见了什么吗?是去年时小苹在此地的曼妙歌舞吗?】

【第二层是“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而且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人独立”而“燕双飞”,双燕翩然,佳人远去,他醒来只觉得孤独。】

【第三层是“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欧阳修《好女儿令·眼细眉长》:“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晏几道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而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