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明成祖(1 / 2)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不过他还是对“出海”有一份心动在的。

“既然天女提到了,想来外面也是有利可图的。”

看到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天幕对他们是无害的,只是需要“看”而已,而且你有事选择不看就听听也是可以的。

而天女对他们更是没什么关联,这似乎是个单向的东西?之前的祭天、祈求似乎都没什么用,天女一直按着她自己的步调,主题也是蛮跳跃的,一直讲到了现在。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航海”一事能够被提到天幕上来讲,应该也是重要的。

李世民肯定地想,天女和天幕似乎都是希望他们发展得好的,想来讲这个“航海”也不例外,就是不知道这个“利”是什么了。

——这是哪怕她对这些外邦持不赞成的态度也无法抹去的。

——而且,真的没有利益,他们又是为什么都想要出海开拓世界呢?

李世民的目光紧紧盯着水幕中的那张地图,上面重重叠叠的旗帜,代表的都是那几个提到的国家的,“殖民地”?

这些地方,都有什么呢?

******

朱棣大概是最兴奋的,其他人都是有所顾忌,但他大明不用啊。

郑和也已经出海两次了,经验也有了 等这次回来,一定要让人去天女提到的那些地方看看。

他是真心希望天女多讲一些,也好让朝中反对的声音消下去。

【他们掠夺了大量的资源,也为他们后来的崛起积累了资金,哪怕衰落下去也有底气发展的资金。

然后说回我们的国家。

华夏的航海史很早便有记录,但真正可以和世界航海史一同说话的,还是明朝的郑和,他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大明和大明宝船的威名远播,实属盛举。】

这时,天幕之上光影变幻,之前在地图上的小旗帜全部消去,旁边的张张图片也一同隐去。

很多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白人黑人什么的,也就是看个西洋景,倒也还好。但那些个或残暴或野蛮的行径,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他们看着也是心有戚戚,这些人还真是应和了天女的话,不是征服,而是掠夺。不过他们也是有些疑惑,那些人都不反抗的吗?

很快他们也就没心思想这些东西,再次出现的,是之前已经看过一次的大明宝船。

一名男子站在前头,身后几十艘船,看着实在威风。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别名马三保、三宝太监,回族,云南昆阳人,明成祖朱棣的内宫太监,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

看到这里,朱棣忽然脸色很难看。

【他几乎是半个生涯,都献给了航海一事。我们来简单看看——

郑和11岁时被明军俘虏,先至南京,后又到了北京。14岁时被阉后选入时为燕王的朱棣当童奴。

建文元年,朱棣举兵与建文帝争夺皇位,28岁的郑和跟随朱棣多次征战,累建战功,赐姓郑,提拔为四品“内官监”太监。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向航海事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