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陈星宇之前落脚的山谷里,吴刚在陈星宇走后也继续收拢着难民,流民。依靠着陈星宇走之前留下的粮食,加上开垦田地上的农作物也在持续种植,山谷里的人气又慢慢的多了起来。
冬去春来,转眼半年过去了,吴刚以之前的五十名老兵为骨干,目前山谷内的人口又重新聚集到了一千多人。
眼见这洛阳地界附近越来越乱,吴刚已经送信给了陈星宇那边,准备尽快全部撤离此地。连上次未能带走的军械也一起带走。
抛开这些不说,吴刚的小日子过的还是比较滋润的,只是听到老东家孙坚死后,吴刚伤心了一阵。伤心过后,吴刚再也没了别的想法,坚定了彻底跟着陈星宇混的想法。
在悠闲的喝着小酒,打了只野兔,小酌怡情的吴刚被忽然闯进来的手下吓了一跳,到嘴的兔子肉都差点丢了。
“你干什么,慌慌张张的,怎么一点规矩不懂?”
士兵嘻嘻哈哈的,并不在意:“头,我们在山谷外的管道上看到有人昏倒了,你说救还是不救?”
说完,这老兵油子不着痕迹的顺走了吴刚一条兔子腿。
“昏倒的人?男的女的?多大年纪?难民你见的还少吗?何必这么慌慌张张的?找打是不?”
吴刚知道这货顺了他的兔子腿,也不点破。毕竟这货跟了自己走南闯北时日不短了,有时候糊涂也是一种亲近。
兵油子嘿嘿一笑:“头,如果是普通流民我就不会来打扰你了,可是这人有点特殊,我看着应该像是读书人,衣着也还精贵,只是邋里邋遢,不成样了。头您不是说要我们注意收拢人才吗?这读书人算不算人才?”
“读书人?带我去看看!”吴刚立刻起身,在汉代,寒门基本难出读书人,是极度稀缺的。目前整个收拢的一千多流民里,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一个没有。
陈星宇可并不是吴刚的老东家,吴刚虽然是个粗人,也知道立功了,才能得到重视的道理。
要想以后混的舒服,吴刚巴不得收拢大把的人才,尤其是读书人。所以吴刚喝酒的心情都没了,立刻起身跟老兵油子骑马赶去了谷外。
六月的艳阳下,哪怕是关中地界,温度也到了三十多度,官道上十分干燥,顺便一阵风就能吹起一阵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