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直出包围圈,而是在包围圈的缝隙间穿行,看看不安全,实际很危险!你能想到的,敌人也不傻,但这种走法,敌人是万万想不到的。再严密的包围圈也不可能铁桶一样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已知的危险,远没有未知的危险可怕,还好队伍只是三百多人,再多人这种走法是不行的。平常几个小时的路程,王九他们走了四天,这可遭老罪了,几乎没有路,每天白天探路,晚上行军,一点点的挪出了这个两万多日伪的包围。
北上,不是目的,真实意图只有王九自己知道,他想带着这两万多人在这山里大巡游,燕山啊!自古就是汉民族对草原民族的天然凭仗。王九想法就是拖着他们,拖垮,拖死。这几天,最大的困难不是累,不是没粮,也不是敌人的重兵,而是没水。
围困的敌人,他们忍受饥寒之外,水也是大难题,有,很少,不够喝。毕竟他们人多,牲口多,倒春寒两三天也就过去了,天转暖了,粮食现在也供应了上来,可水就这么多,他们是没好办法的。去年大旱这边就受到波及,而今年开年,这边比去年旱的严重,刘老头人老成精,悄悄告诉王九,今年的旱情很大可能很严重,要提早准备。可有什么办法呢?
田耕确认可以信任,那就要发挥作用,一份新的标记出现了,只是不知敌人能不能看到,不是专业人员,谁会注意这个呢?
大家的水一出发就严格控制,到今天也见了底了。还好,天气暖和,绿色渐浓,有野菜树叶,但这绝不够用。
得打一仗,既告诉敌人,老子出来了,又要弄水弄粮。小打小闹动静太小,王九想搞把大一点的!
前出带队侦察的郑明回来了,发现了一个补给点,日军一个中队驻守,看样子,粮弹不少,很多地方靠这里供应。小队级人马护送,治安军是苦力。敌人的供给不畅,不能一次分发给下面太多,几乎每天这边都得往出送,战机就在这时候。一个中队加上治安军肯定不能打,拼不过,但是押送队伍走了,剩下的肯定不会太多,那就不客气了。
一大早,日伪就有动静,送给养的出发了,这里在日伪眼里是后方,相对安全,防守有些松,也只是相对而言,这时的日本兵还是很有战力的,素质很高!观察发现,这里现在顶天一个小队日本人,一个连治安军,但还不能动手,运送队伍刚走,还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