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请看,”狄青指着地图,语气沉稳,“如今我北宋国力强盛,兵精粮足,并非如各位大人所言,是乌合之众。”他顿了顿,又指着地图上几个战略要地,侃侃而谈,分析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及北宋的布防策略。
他甚至还提到了几场经典战役,详细讲解了北宋军队如何以少胜多,如何运用奇谋妙计克敌制胜。
狄青的军事见解,让在场的辽国大臣们刮目相看。
原本轻蔑的笑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窃窃私语和沉思。
一些大臣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新宋或许真的不容小觑。
随后,狄青又描绘了北宋如今的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云集,文化繁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他巧妙地将这些与辽国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暗示着与北宋结盟的好处。
“与我北宋结盟,对大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狄青最后总结道,“我朝皇帝陛下仁慈,愿意与大辽永结秦晋之好,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和平。”
辽国大臣们的态度转变,让狄青暗自松了口气。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嘴角也微微上扬。
他想起临行前,武大郎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兄弟,此行就靠你了!我相信你!”还有武松、林冲、鲁智深等兄弟们鼓励的眼神,都让他心中充满了温暖。
一股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涌起:为了新宋,为了兄弟们,他一定要完成这次使命!
就在这时,耶律洪基突然开口,打破了这稍显轻松的氛围:“狄将军口才不错,但朕如何相信你所言句句属实呢?”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盯着狄青,“不如……让朕见识见识你北宋的武力如何?”
耶律洪基此言一出,空气瞬间凝固,原本缓和的气氛又被紧张所取代。
狄青心头一紧,暗骂一声“卧槽”,这辽国皇帝果然不是省油的灯,直接来个下马威。
他此行是带着和平的诚意来的,哪料到这货直接要看肌肉?
这完全是“不讲武德”啊!
狄青额头冒出一层细汗,脑子飞速运转。
他总不能撸起袖子,现场表演一个胸口碎大石吧?
这不仅有损国格,还会把自己变成马戏团的猴子!
“大王,”狄青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焦躁,脸上恢复了淡定自若,“我北宋虽尚武,但更重礼仪。武力,并非只是蛮力之争,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体现。”他顿了顿,但我们更崇尚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我们相信,真正的强大,在于内心的强大,在于文化的传承!
”
此话一出,辽国朝堂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