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贾芸原本住的地方不变,还是保留小巧院落格局。
冷子兴一到,贾芸也是笑着迎出来。
“芸哥儿……”
冷子兴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此前咱们身家差不多,现在咱们可是差远了啊。”
贾芸哈哈大笑道:“冷兄何出此言?我是赚了些,你也看到,现在买房改造,雇佣人手,增加机器,这银子是如泥沙瓦砾般用了出去了。再者说,咱们相交还讲这些个?来来,外间嘈杂,咱们进屋聊。”
对着冷子兴,贾芸当然不可能说实话。
他的身家已经过十万。
随着报纸影响力发酵,还有举人们在年前大举涌入京城,射雕的热度还在持续上涨。
就算普通人,听了说书先生讲的射雕也是想买。
但超过二两一本的价格他们消费不起。
于是产生了收报纸的行为。
很多固定的用户家中的报纸成了抢手货,不少商家花钱收回,然后加钱出售。
一张报纸炒到七八文钱,还是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要是报纸开始收费,一天卖出两三万份问题不大。
一天十几万文铜钱的收入还只是开始。
迟早要辐射半个北方,一天发行十万份也不在话下。
底下贾芸还会收广告费。
这也就是大周神京了,二百万人口,几十万人为基数的智识阶层。
只能说贾芸从文教产业出发,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断。
哪怕是后世,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之前,哪怕有电视和网络,报纸的销量仍然很能打。
一直到智能手机普及,报纸才渐渐退出舞台中心。
在这个时代,报纸简直是降维打击了。
每天入账超十万文,成本只有不到一万。
而且销量还在急剧增加,未来增到三四万份每天不在话下。
一天净收入最少一百多两,多则二三百两。
一年保守是五六万两收益!
听着不过瘾?
宁国府八个庄子几万亩地,风调雨顺一年现银收入才四万!
……
两人先后进客厅。
石良正起身,见冷子兴过来,便是抱拳告辞。
贾芸笑道:“良哥儿,我就按咱们谈好的做了?”
石良笑道:“谁坑我,芸哥儿你都不会坑我,就按你说的办好了。”
等石良离开,冷子兴笑道:“芸哥儿真是八面玲珑,连向来不太和人交际的石呆子都能相与的这么好。”
贾芸笑道:“无非是以诚待人罢了。说起来,我和石良商量的事,冷兄也能试试。”
冷子兴一脸感兴趣的样子,笑问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