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一味占便宜,那这朋友就相处不下去了。
他自是不知。
原本的轨迹是贾赦看中了石良的这些精品扇子,要花小钱买回去。
石良当然不卖。
结果被贾赦叫人弄个罪名关到狱中,后来死于非命。
扇子当然是归了贾赦所有。
贾赦标准的人渣,贪财好色,扇子落到他手中算糟蹋了。
现在有了贾芸,贾家多次弄的灰头土脸。
石良又是贾芸好友,料想贾赦此时也没有心情和能力来打石良的主意。
就算此人敢,贾芸也必会出手。
这些事石良不知道,他此时此刻已经是对贾芸充满着感激。
书局日报已经在周边铺开,日报每天都会送货,这使得附近几个大府,几十个县都有了日常订户。
贾芸还是按此前的价格,给石良的扇子铺认真打了次广告。
这样一来,除了京城的客户外,四处州府也是有了客源,经常会有商行人不过来,直接通过车行带话订货……车行的这个服务不光是石良,所有的商行客户都有。
带话,带货,保货,送货,带回货款……这是一条龙的服务。
也难怪车行镖行的生意蒸蒸日上,客源也是越来越多。
这就相当神奇。
“人真多啊。”
“方便啊!此前我的南货铺子,附近真定,保定,永平,河间,顺德,广平,大名,直隶八府近百县,隔一阵子就要送一次货,绕一大圈,回来得丢半条命!现在好了,各府,县的商行托车行带个话,或是开个单子,我照单子备货,车行这边给我送过去,带回钱款或是欠条,我这省多少事?又省多少开销本钱?”
“是这么说,是这么说!”
“我家的布庄也是一样,虽说贾记的运费不贵,加了保费要贵的多,但细算下来,肯定比自己送货要省的多。”
“不光是省,还开拓了货源,多做了买卖。就以前,各府,县,有时候能省则省,能不备就不备的货,现在他们也是都备上了。四处集镇和村上也是进货变多了,毕竟府县进的多,种类多,好货色多,他们再进货也容易出手。”
“唉,贾东主真是神人啊!瞧瞧人家,写话本小说一流,写学问文章一流,做买卖做生意也是一流!”
“可不是么?车行脚行买卖,众人眼里就是贱业,操持的事多,费心多,用人多,本钱重,利润薄,是非多。要和地方上的地痞无赖打交道,还有土匪,响马,杆子……哪一样都不是好弄的,可人家贾记就是开的红火,这么点时间,人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现在直隶八府,山东的德州,临清一府一州都有报纸订户和车行路线,镖行路线也拓开来了,这事一开始不少人不看好,现在看来还真的是咱们浅薄了。”
“贾东主也不光是精明和有奇思妙想,这手艺也是一流啊。贾记车行爆火之后,也是有贵人想投钱搞新的车行,和贾记车行学。但没有人家的四轮马车,这怎么学?人家一车能带几百样货,几千斤重,一天照样能走一二百里,直隶几个府,重型马车最多两天多就能到,原本的两轮车,一天只能走大几十里,四五百里要走近十天,这怎么比?若是人家的轻型马车,一天最少四百里,早晨的报纸到了傍晚就到山东德州,德州人隔着几百里地一样能看到京城当天的新闻。还有话本小说,散文,诗,词,赋,邸抄……还有物价,民生,市井趣闻,谁家能忍住不订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