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谓: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吾,亦酷爱莲花也!
昨夜窗前,远观莲花清影,婀娜多姿,情意连绵,余兴未尽……早上起来跟孩子们合计好再游荷塘。租来两只蚱蜢小舟,一只小舟只能乘坐三个人,我们六个人分成两队上船,孩子们一进入荷塘兴高采烈,开始装扮自己:他们先用剪子剪了大荷叶,将荷叶的圆心剪去一个圆形,然后从头上挂下来,披在肩上变成一个荷叶的大披肩,又选了小的荷叶,戴在头上,用事先准备好的毛夹夹紧……精心设计,把自己扮成一个荷叶人。当然,用多少荷叶剪多少莲花、莲房,一会上岸再如数付款。我只想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尽情享受荷塘里的美景。已经很久没有陪孩子们一起玩了,他们也实在很懂事,很可爱,很知足,就是简简单单跟他们在楼前的这片大荷塘里游玩,他们也会觉得很幸福!幸福,就是每个人内心知足的感觉。
我们顺着自然形成的水路小心行驶,我强调要注意别弄坏荷花荷叶,孩子们在荷塘中用小小的船桨划水,有的用手掌替代船桨划水;荷叶长得好高好大,像撑起的一把把伞;荷塘的水清澈见底,把手和脚放水里边有透心的凉爽;孩子们不时发出嬉闹的笑声,把荷塘渲染得更加的生气勃勃……他们一路选着自己喜欢的莲花和莲房剪下来,欣喜万分:莲花可以泡水喝;莲房的籽剥肉可以生吃;莲叶可以煮水解暑;水底深处的莲藕营养价值更高……莲的全身从上到下都是宝,聪明的荷塘主人就做这个营生。
身处荷塘之中,心情格外舒畅,我自然的吟诵起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吟诵完此诗,忽然有一个好玩的想法,想让孩子们在荷塘里斗诗,所以跟孩子们说:
“我们来吟诗接龙,今天吟的诗要跟莲花有关联的,要求要完整的诗词。如果轮到了,谁接不上,吟诵不出来,就算输被淘汰,能坚持到最后的就拿一等奖!”二女儿问:
“有时间季节限制吗?”我说:
“没有,只要跟荷花有关的就好。写作背景是什么时间不要求,这样轻松点。”二女儿说那我先来,弟弟妹妹都争着要先来,他们怕慢了容易的诗被用去了。我就提议从小的先来,就先由他小姑的男孩朗诵了,他在头脑里搜索了一会,然后大声朗诵了杨万里的《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话音刚落,掌声热烈,毕竟她小姑的男孩成绩很一般,能这么流利的朗诵出这首诗,值得表扬!掌声中,他一直摸着自己的头,甚是可爱,还谦虚的说是这阵子跟姐姐们学的。第二就轮到他小姑的女儿了,她跟儿子小粤同岁,月份小了,还是妹妹。看样子好像已准备好,但还有点犹豫,我们鼓励加油,就开始朗诵了: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