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须拿下。”杜鲁门拿起道琼斯公司的投资提案。
在21世纪,道琼斯出名不仅是因为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的影响力,
实际上它旗下拥有美国三大报纸之一——《华尔街日报》(WSJ)。
道琼斯工业指数、道琼斯运输指数,说到底也只是《华尔街日报》的内容。
“查尔斯·道退休还早得很,而且《华尔街日报》也还没到巴伦(Barron)手里。
这真是绝佳的时机……”
其实,比起《华尔街日报》,杜鲁门更想拿下《纽约时报》(NYT),可惜时机不对。
“要是能早5年意识到就好了……唉,太可惜了。”
1891年,在《纽约时报》面临解体,
查尔斯·米勒主编和编辑们纷纷收购《纽约时报》股票的时候,
或许还有机会。
但奥克斯(Orchs)已经收购了《纽约时报》,机会就这么溜走了。
“偏偏是奥克斯……”
毕竟《纽约时报》的全盛时期是奥克斯开启的。
他把《纽约时报》的发行量从9000份直线提升到78万份,这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看来收购《纽约时报》是没希望了。
杜鲁门抓了抓头发,突然愣住。
“不对啊。《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关系也不错,
说不定收购《华尔街日报》是个更好的选择呢?”
现任《纽约时报》的实权人物之一,
主编查尔斯·米勒(Miller)和《华尔街日报》的查尔斯·道,
是同一新闻理念导师的同门。
也就是说,他们有学缘关系。
既然两人关系密切,或许可以考虑与《纽约时报》建立联系。
“实际上,《华尔街日报》要是想在华尔街,
或者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发挥影响力,
那它绝对是最理想的报社。”
那时纳斯达克还没出现,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唯一的股票市场。
在这个时代,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买卖的投资者和投机者,
不管是谁,都会在身边放一份《华尔街日报》。虽然局限于华尔街,
但作为经济类报纸,《华尔街日报》的声誉绝对不输给《纽约时报》。
“……要不干脆打造一个信息机构?”
毕竟对冲基金,信息就是生命。
通过收集国际政治局势,乃至国内政经界的各种信息,创造赚钱的机会。
量子基金的乔治·索罗斯就是这样搞垮了英格兰银行,
行动主义对冲基金埃利奥特也是如此洗劫了阿根廷。
甚至埃利奥特因为情报网络严密,差点扣押了阿根廷的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