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亡到英国的爱德华·伯恩斯坦正在为一家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日报撰写他的社会主义评论文章。
实际上,由于普鲁士发出了逮捕令,他才途经瑞士流亡到英国。
沙沙——
杜鲁门·摩根为了动摇克虏伯公司而来寻找伯恩斯坦,此时他正在专注写作,杜鲁门·摩根进来他都没察觉到,于是杜鲁门·摩根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
詹姆斯因为要去收集汇率信息,没有跟杜鲁门·摩根一起来。
“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关系。”
啪嗒——
伯恩斯坦觉得文章差不多写完后,放下了笔。
他拿出手帕,擦去手上沾上的墨水。
杜鲁门·摩根静静地等待着。
“你是杜鲁门·摩根先生吧?”
“是的,我从美国乘船而来,就是为了与伯恩斯坦先生你见一面。”
“哈哈,那真是我的荣幸。我现在还挺有‘人气’的,普鲁士警察对我可是‘关怀备至’。”
“要是被抓住,估计得‘享受’一个‘刺激’的夜晚。”
“哈哈哈!你说得太对了!”
咚咚——
伯恩斯坦鼓掌大笑,随后在杜鲁门·摩根对面坐下。
确实,作为社会主义的异见者,他与那些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不同,性格相当温和。
“那么,华尔街的‘狼’来找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者,所为何事呢?”
瞬间,气氛凝固了。
伯恩斯坦温和的面容下,隐藏着如匕首般锐利的目光。
毕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就是对立的,身为资产阶级的杜鲁门·摩根,对无产阶级的他们来说,本应是敌对的阶层。
但伯恩斯坦有所不同。
“我认为对于被称为修正主义者的你来说,我们没有敌对的理由。”
“哈哈,确实如此。”
修正主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伯恩斯坦虽是恩格斯的后继者,却对社会主义的激进基调持有批判的观点。
正因如此,他受到了像罗莎·卢森堡那样激进社会主义者的指责。
不过,从21世纪来的杜鲁门·摩根认为,伯恩斯坦的观点是最现实的。
“你认为如果工人阶级能够进入政界,使工人阶级成为政治主流,就能够改变工人的劳动环境,我觉得这种想法很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