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第162章 杜鲁门的反击与德国钢铁业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杜鲁门的反击与德国钢铁业危机(1 / 2)

>>>

在法兰克福原德国罗斯柴尔德银行总部,杜鲁门热情地迎接了蒂森(Thyssen)公司的董事长。

他所拥有的钢铁产业资源以及与德国军部的关系,对杜鲁门来说无比珍贵,这些都是他目前还未掌握的重要资源。

将他纳入德国结算银行,杜鲁门便能利用这些资源。

我们在花园里漫步。

“我们德国结算银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德国西部统一的经济权力。”

“您所说的德国西部,是指从莱茵河到易北河这片区域吗?”

“没错,易北河以东是容克贵族的势力范围。”

“但这样会出现问题。”蒂森董事长表情严肃地说道。

“要实现德国西部经济权力的统一,难道不需要有共同的产业作为支撑吗?目前,各个产业内部都处于分散状态。”

共同的产业。

杜鲁门对蒂森董事长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说得没错,就算实现了德国西部经济权力的整合,如果没有共同的产业,最终还是会分崩离析。“要不试探他一下?”

“通过银行业进行整合,难道不行吗?”

“不行,绝对不行。经济权力绝不能仅靠银行业来整合,因为银行业缺少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

“什么要素?”

“人。”蒂森董事长眼中闪过光芒,“就是人。”

答对了。

“银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难以作为共同产业将大家凝聚起来。经济权力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实现的,从业人员数量少,就难以形成真正的经济权力。”

“确实缺乏归属感。”

“是的,您理解得很对。没人会对银行业产生共鸣,这种由少数精英掌控的产业,如果仅靠他们来实现经济权力的整合,很快就会陷入停滞。”

“有道理。”确实如此,要形成统一的经济权力,需要一个广泛且能产生共鸣的社会基础。

然而,银行是由少数精英,而且通常是高学历人才组成的小圈子,这样的小众群体无法形成统一的经济权力。

“我们需要像克虏伯这样的经济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克虏伯所在的埃森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埃森市可以说是一座克虏伯的企业城,城市人口大多在克虏伯工作。

而且,仅靠这些工人就支撑起了城市的经济。“甚至克虏伯发行自己的货币都能在当地流通。”实际上,一战结束后,德国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时,克虏伯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稳定了埃森市的经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