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事实上我和顾时先生聊得非常开心,有一个如此活泼的朋友一起聊相互喜欢的话题,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是担心顾时他有时候说话比较直愣,容易冒犯到不是很熟悉的人。”
“钱老先生您多虑了,顾时先生他谈吐幽默,用词严谨,语意详尽,是一位不多见的聊天奇才,和他的来往的的确确让我十分愉快。”
“你能做出这样的评价,那我也就放心了。”
钱老正着脑袋点了两下头,欣慰地松了口气。有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非常抗拒与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接触,即使顾时并没有表现出严重的精神疾病,但钱老也在担心他会对瓦列里医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过就目前看来,二者的相处似乎非常之融洽,瓦列里医生的样子看起来也不似为了安抚他而作的伪语。
放完心后,钱老又把头转向瓦列里医生,看向他。
虽然他还未言语,但瓦列里医生猜都能猜到他的来意。一和他对视上,瓦列里医生就明白了他的所思所想,便起身走去办公桌,拿了一份诊断报告,回到沙发前将其递交给了钱老。
“您对于顾时先生的担忧我很理解,就目前而言,他的状态还算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好了……”
钱老忧心忡忡地说着,拿稳诊断报告就仔细地浏览了起来。
“对解密者顾时先生精神健康状况的进一步诊断报告。”
“相比于在第一次的心理问询中患者的表现状况来看,经过第二次怪谈后,患者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一次的问询中,患者对我始终存在着抵触心理,内心对我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在我的试探下,甚至出现了一定的虚假接受心理,试图用半真半假的谎言来推脱治疗,隐瞒自身状况的严重性。”
“基于一般人类的心理认知,对一位尚不熟悉的心理医生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戒备心理,这是并不完全是由于其精神问题而导致的,是人之常情。因而在第一次的诊断中,我没有对此加以言述。随着医患关系的逐渐熟悉,患者对我的戒备心也会随之减小,人总是会乐意于向熟悉的人开放内心,述说烦恼。”
“与患者熟悉后,在本次的问询中,患者明显减小了对我的防备,他将我视作了朋友,医患关系发展成为朋友关系对于我们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其相应带来的好处便是患者更加愿意与我聊天。患者主要针对宗教信仰方面与我展开了论述,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愿意接受来自于我的知识,说明他内心已经放开了对我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患者精神状况的改善,如下将进行详细阐述。”
本来看到这里,钱老还因为顾时情况的转良而感到大出一气,可他才刚刚松下的一口气就因为瓦列里医生接下来的报告内容再次吊上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