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有些不认同,问道:“我记得今年国内已经出了两部破两亿的电影,怎么还会是你说的触底反弹阶段?”
“《泰坦尼克号》票房3.6亿呢,还是98年……”
凌平稍稍提醒了一句,老者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是啊,从98年到06年,整整8年时间,国内居然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
有些人这时就要拿市场说事了,但他们也不想想,《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可是98就拿下来的,那时候的电影市场能和现在比吗?
所以,说是市场不行,何尝不是国内的电影人无能?再深一点考量,是不是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之间有差距?
而且对于上层来说,一个国家的电影票房记录8年来始终被一部外国片把持,面子上好不好看且不说,至少也反映出来许多问题——是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这一块太过忽视了?
现在看来,影视行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顷刻间,老者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通通压了下来,打算留待日后。
片刻后,他回过神来,便示意凌平继续说下去。
凌平会意,当即开始侃侃而谈,因他身处这个行业,又比常人多了近二十年的见识,一旦放开了讲,自然是句句干货,绝不水文。
听着凌平的话,此时此刻,会客室中众人的表情也是各异,有人面带凝重,有人目露异彩,有人则是撇嘴不屑……
只有老者始终面色淡淡,偶尔打断发问,却对答案不多做表示,实在让人猜不出其心中所想,连马屁都不知道该怎么拍。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君威难测”吧!
“……那么培养观众的消费意识,把观众拉回电影院,就是现阶段电影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你有什么方法吗?”老者忽然问道。
“方法其实很简单啊,就是采用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
比如《英雄》是个很好的例子,不仅成功开启了国内大片时代,成绩大家想必也都看到了。
中影现在推行大片战略,其实也是在走这一条路子……
作为影视从业者,谁都不愿意拍烂片,我相信韩董也是一样的,但电影这个东西烂不烂,和许多方面都有关系,可只要抛开剧本、制作等种种因素后,大家就会发现,原来明星、特效才是观众最直接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