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问陈潜夫怎么治国,陈潜夫是那一套老夫子的论调!”
“宋和,去问问,如果是他,他会怎么治国?”
课堂,听到陈雍那一番义利之辨,刘伯温也同样拍手叫好。
“好一番精彩的辩论!”
罗贯中听的瞠目结舌:“舌战群儒啊。”
这可比他写的三国演义精彩多了。
这时宋和从后门走了进来,举手说道:“先生,假如让你来治国,您会怎么治呢?”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陈雍思忖片刻,言道:“以利谋国,以德治国,德在利先,以法治人!”
刘伯温赶忙问道:“怎讲?”
“在朝廷层面,用利益来谋划国家发展,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就比如两淮盐场,放开市场有益于国家,那就去做这件事!”
“这是骨。”
“还需要用道德来填充血肉。”
“若无道德,以利谋国可能就会变样,故而德一定要在利先!”
“最后,以大明律来治理官员,法无允许则不可为!”
宋和微微颔首,小跑过去汇报,却见朱标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朱元璋已经陷入深思当中。
以利谋国,以德治国,德在利先,以法治人。
“这十六字真乃金玉良言。”
他拍拍朱标的肩膀:“小子,你有福了。”
“没曾想,我到了这个年纪却还能发现此人。”
“上天对我大明朝不薄。”
听到陈雍的十六个字,陈潜夫知道自己已经完败,他明明有一肚子话说,但都是理学的空话,在经济学的实用根本说不出来。
余气说道:“莫非先生想当王安石吗?”
现在的王安石可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陈雍厉声说道:“这更是牵强附会,什么叫我想当王安石?”
“那会前宋已经开国一百年,积弊太深,难道在你心中,我大明也已经积弊太深了吗?”
“宋神宗摇摆不定,难道皇上也是摇摆不定吗?”
“假如你的师傅在刻舟求剑,你就是彻底的攀咬!”
“小儿之见,不足以在高堂谈论!”
“你...”余气被骂的心中发堵,脸颊臊的发红,只能乖乖坐下,再不敢说一句话。
陈潜夫道:“攀咬一词,实在是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