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美的记忆中,妈妈赵秀儿对爸爸方与衡总是格外体贴。从她记事起就留意到,家里的但凡有好吃好喝的,她妈总会优先留给她爸享受;而那些既累人又不轻松的家务活,妈妈却很少让爸爸插手。这让小美感到疑惑:明明父母都在外辛勤工作,为什么回家后几乎所有家务都由她妈妈一人包揽?只有在妈妈坐月子或因工作不在家时,爸爸才会偶尔下厨做顿饭,帮着料理一些家务。
每当看到父亲下班后舒舒服服地坐在炕上,有时还会倒上一杯酒,就着几颗花生米独自小酌,等待着饭菜上桌,而她母亲却在地下忙碌的身影,小美心中便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复杂感。她只是一个十几岁大的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家庭景象,尽管心里希望有一天家里的一切能变得公平些——大家都能分担家务,一起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但眼下对改变这种现状却感到无能为力。小美深知父亲在外面工作也很辛劳,但她也渴望一个更加平等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家人们能够互相关爱,共同承担家庭重任。
有一天,家里没人,小美在里屋的柜子最上面的抽屉里,无意间翻出了一堆黑白照片。其中一张一寸大的父亲年轻时的黑白照,拍得十分精致。照片中的父亲,留着油光光的大背头,浓眉俊眼、鼻梁高挺,不薄不厚的嘴唇紧紧抿着。眼睛虽然不是很大,但狭长的眸子里射出的光亮犹如水光潋滟一般迷人。虽然小美觉得后面这个词用在男人身上不大合适,但此刻的她也找不出别的词来替代,好像眸光潋滟更合适。
小美不禁想,难怪他们的母亲一直对父亲那般的纵容,并心甘情愿地好生伺候着他。有这样一个英俊的男人陪伴在身边,她又怎么舍得让他为柴米油盐这些琐事操心呢?她方小美也是外貌协会的,看到父亲年轻时如此帅气的模样,顿时就失去了想要声讨他的动力。
小美接着又仔细端详起了母亲年轻的时候与父亲的合影照,她觉得,俩人站在一起,确实显得有点不那么般配。母亲的个头不高,就算穿上了高跟鞋,也只能到父亲的肩头之下。而且,她的短发还烫成了看上去很是搞笑的爆米花儿式,眼睛也不大。要说母亲唯一好看的地方,就是小巧的鼻子了,这一点也遗传给了她的三女儿。
看着母亲年轻时这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长相,小美心想,看来他们兄姐妹几个确实是沾了他们父亲好样貌的光啊。既然如此,那父亲身上的一些缺点,在小美看来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对于年轻时的父亲,小美确实没有太多清晰的记忆。那些关于父亲的过往,在她的脑海里就像被一层薄薄的雾霭笼罩着,尤其是她童年和少女时期的经历,大部分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有些事情,她甚至完全想不起来了。然而,生活总是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有一件事情让小美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跟着父亲和哥姐去郊外打茬子的事情。直到如今她还能隐约回忆起当时的一些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