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瞧着这些仍然原地踏步的旧日同僚们,也不由得暗自感叹幸亏自己没有选择死守在台府之中,一直待在台府虽然工作生活更加安逸,但给人带来的限制也大,很难接触到核心的资源,了不起被当做一个小号的苏绰来培养,绝难获得如今显赫的功勋势位。
抛开这些各自心内感想不说,众人在见面寒暄之后,便按照各自事情闲剧等级依次入前奏报。
李泰听着听着,眉头便渐渐皱起,不由自主的开始头疼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听的太糟心。总之方方面面都有极大的物资需求缺口,但积储却是马马虎虎,完全就是一副无米下炊的状态。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则自然是因为霸府一贯以来的贫穷特色,特别去年苏绰从年中便开始重病不起、难以视事,没有了这一个懂得量入为出、常年掌管财政度支的大管家,使得霸府财政状况变得更加恶劣。
无论人还是事,当拥有的时候或还只道寻常,可等到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珍贵。没有了苏绰度支规划,去年咸阳大阅花费较之前年激增倍余,自然是让本就捉襟见肘的霸府财政更加的雪上加霜。
而且由于东魏大军来攻,大阅之后诸方人马并没有即刻散去,而是一直保持着集结状态维持到了年尾。
诸军聚集此间,并不方便就食于乡里,也需要霸府统筹调度周济物资,结果就是关内诸州几乎全都扫空了府库、咬紧牙关输给粮草,接下来这一年估计都得寅吃卯粮。
当然过去一年霸府消耗如此巨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这一两年时间里,李泰一直都在大批量的搜买粮食,使得粮价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
虽然霸府并不需要就市购买粮食,但民间余粮不丰也让其获取粮草的成本增加,而且需要调用其他物类的库存来同州郡官府进行一个仓物置换。一番折腾下来,虽然霸府大军并没有渡河作战,但这半年下来消耗的物资较之战时也不差多少。
东魏大军自玉璧败退的时候,倒是丢弃了相当一部分的给养物资,但却都被玉璧城守军与河东当地人马就近收取瓜分了。大行台就算再不要脸,也不好意思勒令他们把这些战利品上缴。
李泰倒是上缴了一批资货,但却并不是基本的消耗品,全都是高端的布帛金银财货,并不能直接用来使用。
眼下摆在面前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首先一个就是田曹所掌管的公廨田、职田与华州诸官屯产业等生产部门急缺粮种、工具与耕牛等等,如果不能尽快备齐,那么就会耽误即将到来的春耕,如果影响了今年的收成,光景必然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