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以维护高层阶级的利益为宗旨,因此更容易得到各国君主的认可和接纳。
相比之下,墨家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其创始人墨子出身贫寒,他始终站在底层人民的立场上,为他们争取权益。
然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种做法无疑让墨家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化解的冲突,让墨家渐渐陷入衰退的困境之中。
虽然他们曾经有着光辉灿烂的往昔,但在时代的汹涌浪潮面前,最终还是无力抵挡。
首先,墨家所倡导的“非攻”理念,呼吁和平,但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会在拥有绝对胜算的情况下,主动舍弃自己的领土去寻求和解。
因此,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春秋战国后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以及大一统的社会发展趋势,必然导致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
其次,墨家的“尚贤尚同”观念强调善用人才,无论其出身贵贱,这与统治阶层的封建集权思维背道而驰。
在那个时代,统治阶级追求的是集中权力、巩固统治,而墨家的这种平等意识无疑是对他们权威的一种挑战。
此外,墨家所推崇的“任侠”精神以及相关的组织行为,也与统治者期望的顺从子民形象相背离。
“任侠”精神倡导凭借“侠客”之力来扶助贫困、救助弱小,这无疑对古代法律体系构成了挑战。正因为如此,到了后期,墨学往往不被统治阶级所采纳。
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差异,墨家内部逐渐分裂成三个阵营。
有相里氏之墨(秦墨),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
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主义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认识论上,发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
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着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这种地域上的分化使得原本统一的墨家学派变得松散起来,组织结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密有序。
墨家学派一直以来都以其严谨的组织体系着称,但这种内部的分化无疑成为了他们走向衰落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