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给桓温背锅的袁真在郁闷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途,享年三十九岁。
就像兖州刺史、太尉陈谦去世后手下众文武拥立陈望一样,袁真手下众将拥戴袁真之子袁瑾为扬州刺史和宣城公。
当然,他们现在是燕国的官员了。
桓温现在驻跸广陵,休息了好长一段时期,正准备大举兴兵,讨伐反贼,攻取寿春,找回些许北伐失败的面子。
陈望得到消息后,决定先下手为强,经慎重考虑后做了两手准备。
他先给袁瑾写了一封信,大致如下:
袁公瑾兄:
鄙陈望心怀景仰,冒昧写书,望公见谅。
公乃将门虎子,四世三公,国之柱石,世代英豪。
令尊袁梁州更是当世之名将,功勋累累。
太和四年北伐失利,袁豫州退过淮河,鄙令麾下寿阳太守徐元喜大开城门接纳贵部。
后,本着贵部无处可去,鄙心怀不忍,命徐太守退出寿春,供贵部在寿春临时驻跸休养。
今闻大司马桓温在广陵厉兵秣马,准备北上讨伐寿春。
然,寿春乃兖州刺史所辖,为家父浴血奋战打下之基业,并筑城逡河,栉风沐雨,呕心沥血打造而成。
若大司马兵到寿春,必将引起一番苦战,城毁人亡,鄙建议公将寿春还给兖州,撤到淮北。
一可避免厮杀,生灵涂炭,二可你我交好,将来有机会鄙泣血上书朝廷,向陛下禀明公当初降燕之困境,令公及贵部回归正朔,岂不两全其美?
素闻公少年有为,胸怀大志,威望素着,鄙仰慕已久。
望公揆情度理,明鉴未远。
陈望顿首,再拜!
写完后,陈望封好,心道,好话说了一箩筐,但愿能袁瑾能想明白,免去血光之灾,桓温来了兵多将广,必克寿春,不如早早退出大家都得利。
然后他又提笔给陈安写了信。
叔父陈安:
侄儿陈望向您问安。
今天听说桓温在广陵郡厉兵秣马,准备北上收复寿春,剿灭袁瑾,为北伐失利讨回颜面。
但寿春历来是我们兖州地盘,不管袁桓双方谁获胜,也会导致寿春百姓和城池受损,且会被桓温吞并。
此信附上我给袁瑾写的信,您安排妥当之人送去寿春。
若袁瑾同意退出便罢,若不同意,我们就抢在桓温之前攻下寿春,把江淮地区连成一片,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