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迷踪谍影> 第三千四百二十七章 审问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千四百二十七章 审问开始(2 / 2)

而西方国家最好的笔迹鉴定专家基本都在德国。

比如路德维希·克拉格斯、罗伯特·索戴克、鲁道夫·波帕尔、罗伯特·海斯。

尤其是鲁道夫和罗伯特,和孟绍原还是同行。

一个是精神病学专家,一个是心理心灵学专家。

正是他们,才让笔迹鉴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可是,现在在欧美,笔迹鉴定都不是什么重要科学。

要等到二战结束之后,笔迹鉴定才会迎来自己真正的黄金期。

而现在?

迪隆上校如果想证明这些信不是自己写的,那么就必须把信送回到美国,找专人进行鉴定。

这一时期极其漫长,一年,还是两年?

只有天知道了。

同时,即便有了鉴定,鉴定书的措辞也大多都是模棱两可。

因为此时,在美国的法庭中,笔迹鉴定的意见并不能左右结果,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意见。

没有哪个笔迹鉴定师会把自己陷入到麻烦中。

所以,这一时期伪造笔迹的犯罪成本很低,而破案成本高昂!

美国很多警局中的积压案件,不少都和伪造签名或者信件文书有关。

孟绍原本身就是心理学专家,对笔迹太了解了。

即便到了笔迹鉴定学已经很完善了,要鉴定一份精心模仿的笔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学、法国心理学家勒森的人格类型理论和实证分析手段,总结出西方字母文字中与书写者个性和心态有关的300多种特征。

比如压力、速度、大小、方向、布局、形式、连续性、运动等。

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揭示了千姿百态的个性心理差异。

这还仅仅只是西方字母。

汉字呢?

那工程量就更加的复杂了。

所以,迪隆上校明知道这些信件都是假的,但他也没办法进行证明!

早就预料到迪隆上校会这么说了,亨得利普少校放下了那些信件,又拿起了一叠文件:“那么这些呢,你总无法否认了吧?”

宪兵把文件拿到了迪隆上校的面前。

迪隆上校的面色变了。

这些,都是第19骑兵团驻守在斯帕巴尼奥斯之后,由阿吉特上尉负责,经他手签署的走私物品清单。

这本来是用作将来对账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