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唢呐声依旧不停。
俨然从起初的百鸟朝凤变成了流浪歌。
周围赶到的村民,都是心情沉重的看着那灵堂……
烧完纸后就大伙儿纷纷忙碌起来,明天注定是要摆席的。
这村里人都来了,还有不断赶回来的人,家里的桌椅肯定是不够的,而且还要安排休息的地方,远来的客人总得有个落脚歇息的地方。
大伙儿自发性的跟着半坡村的人回家搬桌椅板凳。人虽然多,却没有喧闹的声音。都是小声交谈着……
一张张桌椅被抬了过来,院子里放不下,那就直接放在路边的水泥路上。坐在哪里吃饭不是吃?反正这条路也快到头了……
堂屋里一左一右放着两排椅子,姚光慧缩着双手,仔细的打量着李福涛的遗照。
轻叹一声,倚着墙角睡去。
她都七十岁,这一天下来觉得心力交瘁。
苏平生一众孝子,每隔几分钟轮流烧纸上香。
像是借别人摩托车赶回来的赵世平,也为李福涛戴孝。甚至连不满三岁的赵梦可,头上都被他绑上了孝布……
但凡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一辈,无人拒绝。想来也是家里的长辈都嘱咐过……
棺材后面竖立的花圈越来越来多,填满了小半个堂屋。
门口的春联也被揭下,换成了黄色的挽联。
邓才生主动当起了支客,在屋外不停穿梭,交代着大伙儿各种事宜。
陈村长带着果佳然回自家休息去了,明天才是最忙的时候。
村里的妇女,这会在路边直接架起一堆堆火,上面放着大水壶烧着开水。不停的给大伙儿倒茶,这没去休息的人明显都是要留下来守夜的。
眼见过了十二点,马肖放下手里的唢呐。后半夜,不来客每隔一小时吹一曲就行了……
赵云山端着凳子来到外面院子,坐在了万明才旁边。两人躲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仰头看着星河万里。
堂屋他们不敢多待,看一眼李福涛的遗照,心就被扎一次……
……
祝三喜领着一群老人,慢悠悠的的走了几个小时。终于是赶到了……
邓才生迎了过去,旁边烧水的婶子们也都端着茶盘。
“张老爷子,你们这是…明天再来也一样啊,现在没地方歇啊!”都是十里八乡的,邓才生自然认得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