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子一看,江文也过来了。
周围跟了不少人。
“今年还没通知轮咱这一片了啊,这江家就送上家里来了。”
“都冻,又不是就他江家冻。”
“人家是烈士之家,你能比吗?”
“咱也快了吧。冻死了。”
“是江文家不?你哥叫什么?”第一个拖拉机上的师傅看见顾立夏出来问。
“是,江文,江武,这是我家的炭,这么早呢?”
江文他们回来了,江秀去拿了煤本。
看了煤本,这师傅才说,“开门吧,往下卸车。”
江文也纳闷呢,不是说19号吗?
今天才16号。
肯定是昨天的茶叶和苹果送到心里去了。
江文让江秀看好孩子,加入卸车队伍。
江家村的3个民兵连的汉子也加入进去。
江文往煤炭房搬,其他人也看出来了,往进搬。
顾立夏设计的煤炭房,高1.5米,长2米,宽1米。
3立方米的空间。
卸完全部放进去还没有占满空间。
终于有煤炭烧了。
柴火烧上管不了大用。
一个来小时,7.20卸完,都在江家吃饭。
幸好顾立夏见过交公粮那天人们的饭量。
做的多。
稀饭不多,红薯和土豆多呀。
除了自家人没吃饱。
其他人都饱了。
2位师傅一走,7点46了。
都开始检查自己的东西。
上班,上学时间到了。
江文进屋,进空间,洗头,洗澡,出来穿工衣外套。
江文和顾立夏都穿上了保暖背心,保暖内衣,薄毛裤。
江家其他人也一样,背心,秋衣秋裤,毛裤,薄毛衣。
“去了直接问门房大爷,去了办公室主动帮领导泡个茶,就说你自己牛嚼牡丹喝不出香来,踩一捧一,我放了6包。只要是人,就喊领导,不丢人的,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走吧。”顾立夏长话短说,说完先出门。
江文锁门,都出去,江淮南锁门。
到了学校分开,看着江秀一簇新的衣服,鞋子,背着书包去上学。
总归这几个人的心里不舒坦。
江家村没有学校,去公社上学的孩子,最小的都10岁了。
小了,走不动路。
很多就是男娃都是去上个二年级就回来了。
考不上去,家长说回来下地干活吧。
就不读了。
很少有人能读到像江文一样高中毕业。
就是去当兵的那些也是一样,初中毕业。
很多人都知道,进城了,就改变阶级了。
不用受苦了,问题是改变阶级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