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牛进了江家的院子,“那玩意是借的还是买的?”
“借的。”早就统一的口径。
孙铁牛也不好意思说借,就问,“拍照片咋拍?”
顾立夏知道他的意思,不会开先河的,“孙大爷,胶卷最便宜2块钱一个,相机是贵重物品,用一次少一次,洗相片又是另外的价钱,我们也是双胞胎生了,给孩子将来一个留念。”
“一张照片0.32,冲洗一下,最少得留6份,江文和淮南去这一趟,差不多30或者31。你要是自己买了胶卷,我们淮南就会照。当然,其他人也一样。”
“这么贵呢?我知道了,我考虑考虑,到时候找淮南。”孙铁牛出去了。
外面其他人就围了过来,孙铁牛一说,大家有的理解,有的觉得顾立夏小气。
挑拨离间,“我们也就罢了,你们是多少年的邻居了,也不说免费照一张,心就针尖大。”
孙铁牛这人懂顾立夏的意思,“淮南照也是免费帮忙的,不识好歹,你不找淮南就是了。”
又和其他人说,“我想照相是因为照相馆就那样,我想在我家院子里照几张,回村里显摆一下,将来老了,底下孙子知道爷爷长啥样。”
孙铁牛这话沉重,大家都不笑了。
………
江文和淮南去了光明照相馆,说了洗2个胶卷,25。
江文交钱,拿条子,说了相片拍摄的时候的环境,没回去,带淮南往少年宫走。
走了40多分钟,到了少年宫,还是尘土飞扬,江文从兜里掏出糖,上前去打听。
工人们也不知道。
但是说再有2个小时就打扫完了。
再2小时天黑了。
江文道谢,带淮南回去。
“二叔,这地方要开了吗?”
“对,少年宫,明天领你和淮北过来,带上口琴和算盘,看看有哪些课?”
“花钱吗?”
“不知道。好在这个月领了自行车票,一会去供销社问问看女式自行车还有没有?买了你就能自己带淮北去了。早上我送你们过去,你骑车,我带淮北,中午去接你们。”
“淮西在家玩吗?二婶一个人看3个看不过来怎么办?”
“这些不用你操心,淮西乖着呢。”
回了这边,去了供销社,问了何娇娇,没有。
江文想了想提出来要那个展示的自行车。
原价。
何娇娇去问了主任 ,又马上叫了同事。
很快出来就给江文开票了。
江文打发淮南回去拿钱票,再剪些葡萄。
淮南立刻出了供销社的门。
飞奔回家,“小姑,剪12串葡萄。拿一下自行车票,二婶要180。我们要买一个新自行车了,女式自行车。”
“满头大汗的,快去洗洗,马上。”顾立夏等小姑子拿了自行车票出来剪葡萄,才回屋拿钱。
出来递给淮南200,然后帮忙装葡萄,“淮南,主任和副主任一人2串,你何姨和田姨一人一串,剩下的18个柜台用不了那么多,有四串就够了。让她们自己分。”
很快就装好了,江秀又回去拿户口本递给淮南,淮南背着背篓,走到邮局,江文接过。
进去交钱,推自行车。
淮南分葡萄。
拿背篓。
走人。
出来江文就接了背篓,和兜里的户口本,“上去,骑去派出所。上牌照,上户口,慢慢来,稳一点。”
就10米的路,淮南骑的稳稳的,很快,供销社卖自行车的那个柜员也过来了。
门卫大爷,指了户籍科。
江文进去。
掏出户口本,工作人员核对购车发票和户口簿,在填写车辆登记表,缴纳20元的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年费后,再发放自行车牌照和自行车行驶证。
然后淮南推着新车交由工作人员用锤子、钢钎在自行车中轴的轴套上敲打上车牌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