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红娘啼笑因缘> 第449章 父母孩子相互滋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父母孩子相互滋养(2 / 2)

比如说,《新唐书》(卷二十七上)引用了孟喜的话:“从冬至开始,中孚卦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句话表明,在古代的占卜学和易学理论中,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与中孚卦相关联,并认为在此期间,中孚卦的影响会显现出来。这种观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天文和宇宙规律的观察以及与之对应的人事变化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化中对节气和卦象之间关系的关注。

在卦气七十二候图上,《中孚》卦正是在冬至的位置上。

扬雄模仿《周易》所创作的《太玄》,严格按照卦气顺序进行排列,将仿照《中孚》而创作的《中》放置在了全书的首位,并将其视为冬至之卦。这一安排展示了扬雄对于易学和天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创新精神。他通过巧妙地运用卦象和节气的对应关系,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以表达对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思考。这种创举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后世易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冬至,是一个太阳年的开始和终结。古人作历,通常是以冬至为一年之首,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一年的天数是366天。

而《中孚》一卦,恰好被《周易》的作者摆在了全书的第61卦上,每卦六爻,恰巧也是366爻。

“中孚”的“孚”字,和“复”字本同,而《周易》中的《复》卦,同样被视为冬至之卦。

《大象》曰:“《复》,先王以至日闭关”。这个“至日”,指的就是冬至。

在卦气图上可以看到,《复》和《中孚》正是一对紧紧挨在一起,对应冬至卦象。

根据《周髀算经》中的记载,“日冬至在牵牛”。这意味着当夏至时,太阳的位置在井宿;而到了冬至,太阳则会移至牵牛星。牵牛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河鼓”。《尔雅·释天》中有云:“河鼓谓之牵牛”。

实际上,“河鼓”原本被称为“荷鼓”,因为它的形象宛如牛郎挑着两面鼓。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可以看到河鼓三星中,牛郎星(河鼓二)最为明亮,位于中间位置,而河鼓一和河鼓三则如同牛郎肩上扛着的一对鼓(也有人认为它们代表了牛郎与织女所生的一对儿女),因此得到了这个名称。

有趣的是,在象征着冬至的《中孚》卦中,同样提到了“鼓”!其中写道:“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