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一,又叫中和节。
“还有这个节气?”红姐第一次听说。之前只知道,中和这个词语代表做事不要冒进,需要中和中和。
农历二月初一这天,红姐原本打算回娘家。正准备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想到,王姥姥一大早就打电话,提醒她最好不要回娘家。
红姐这个妈,虽说是有工作的人,但骨子里还是传统女人,告诫她,结了婚的女人,除夕需要在婆家,年初二才能回娘家。所以,红姐自从结婚以后,快三十年了,一直没有跟自己原生父母一起过除夕。怎么又冒出一个,二月初一也不能回娘家?头一次听说?!
“为什么啊?时代进步了,为何讲究反而多了呢?”红姐有些不解。
“正因为解决了温饱,才有时间传播文化!”老同学宋理研究国学和佛学,有一些开悟,她轻声劝红姐。
于是,红姐改了出行计划,索性约上宋理,一起去燕都师范大学拜访国学老师张教授。非常巧,张教授前一段参加完国家级国学的会议,今天特意到师大举办传统文化太阳读书会。
“说起这个中和节,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那个时期,中和节就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节日,甚至与上巳节、重阳节并列。那时候,皇帝会提出各种倡议,而大臣们则会绞尽脑汁地策划各种活动,其中就包括这一天,人们可以享受到一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