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坐于龙椅之上,瞠目无言,之前熊熊烈火般的愤怒,此刻已被张辅的动作熄灭殆尽。看着殿堂中挥剑追逐的大臣,他不禁冷笑。朝臣中竟无一人真正敬畏他这个天子。倒也不能说是敬畏不足,而是他这个皇帝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
一腔怒火升腾,他用微微颤抖的声音呵斥:“放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此乃朝堂,而非菜市之地!体统何在?!”
朱高炽望向张辅,略带尴尬地开口:“英国公,收手吧!朕会处置此事,必给你交待!”
见到此景,张辅才缓缓停下了剑尖。事实上,这只是在满朝文武面前立威。尽管握有尚方宝剑,若真的在此斩杀大臣,朱高炽必定对他大感不满。
“皇上,救命啊!英国公当庭欲弑大臣,全然不顾圣上的颜面,还望天子严惩张辅!他这是倚仗宠爱肆意妄为呀!”
“是啊,皇上,张辅竟敢当朝扬剑,视皇上于无物!望皇上方寸勿失,重罚张辅!”
一众大臣愤怒喊叫,皆要求朱高炽严惩张辅。“都给我住口!”
朱高炽终于失控,严厉的眼神扫视那些闹嚷的大臣,语气愤慨:“在你们心中,朕算什么?这大明,又是何等国度?自大明创立,便驱逐蒙古,北疆五度征战,平瓦剌,西域西征,霸中亚。”
殿内一片沉寂,皇后凤目闪烁着怒芒,掷地有声地宣示:“从今日起,凡在朝上妄议弱国之语者,休想轻饶!此刻,众卿告诉我,针对中亚之策,你们有何良方?”群臣哑口,气氛如凝重的夜。
此刻,英国公张辅昂首站起,正义凛然:“皇上,微臣愿领兵前往,助力中亚。”皇后并未作答,锐利的目光逐一扫过臣僚们的脸庞。“可有其他大臣愿共赴国难?”“陛下,老臣并无异议助阵中亚,然出兵之举需审慎,务必详谈而后行。”杨士奇恳挚道。“是呀,陛下,此言得是。臣亦不反对此举,不过派遣多少兵马、消耗几何,都须计算分明再行决断。敌情不明,人数、装备一无所知,仓促成行恐非明智。”兵部尚书金源恭敬进言。
“岂有此理!中亚路遥,时间宝贵,若等到万事俱备再去救援,那时中亚早已烽烟四起!”张辅对金源的谨慎冷哼一声。“无需多军,只需京军三大营伴我出征,如今中亚各王已齐聚襄王领土,陛下若令我率兵,便以此足矣。”他笃定地说,“有京军三大营为伍,臣定当一展大明威仪,令圣罗马帝国与帖木儿帝国化为尘埃!”
朱高炽未加反驳,他对如今的京军三大营有充足的信心。如今五军营的规模约三十万,装备先进,火枪、钢甲无一不是精心铸就,加之三载的严格训练,已成为铁血精兵。三千营更是换新颜,高大剽悍的西伯利亚马,骑兵披甲执枪,整装待发,成为不可小觑的重骑。而神机营在火炮革新后,又经重新构建,拥有了更多的划时代兵器,足以称霸战场。
三大营合计兵力六十余万,是除了朱瞻墉亲军外,明朝最坚实的屏障。这并非仅仅是朱高炽的自信,整个朝廷上下皆是如此坚信。但若动用了三大营,京城将防备薄弱,花费更是难以估量。朱瞻墉在世,凡事皆不用朝中烦忧,而他所掌握的财富更是无法计量。如今失去他的支持,大明朝堂能否顺利展开战争,众人心中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