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龙寺自唐代修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最后在文革时期被拆除。
原寺内曾有石刻碑文,碑文中记载了敖龙寺的修建来历和各朝各代的修缮,现在的石碑只剩下残存的几块,上有:“初建唐,历于宋,”“宋金交兵,人民调零,被兵而后已。”“忽必烈呑金灭宋。”等字句,碑文分为汉,蒙两种民族文字雕刻而成,从这几句残存的碑文中可以推断,敖龙寺始建于唐朝,经历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逐步修缮完成。
承德县三家乡有位老僧人,也就是最后离开兴隆山敖龙寺的和尚,俗名王荣德,法号院祥,现年75岁,十三岁出家于敖龙寺,二十五岁还俗归乡,据其所言,敖龙寺元末明初大修补一次,寺内僧人法号占字排列为:实,清,静,院,宏,申等十二代以上,以前所占之字已记不清,由此可见,敖龙寺历史久远。
“文革”时期寺庙戏楼古松柏相继破坏,据老年人讲,当年石碑上刻有:“当年造下旱蒸天,行德游龙显圣莲,甘雨淋淋万物兴,至今庆念三月三。”的诗句,可见敖龙寺的龙君李老爷确实很有名望。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方便贸易,搞活经济,开发旅游资源,许多人提议,恢复修建兴隆山的敖龙寺,以此为中心,每年的三月三举办交易大会,方便南来北往的游客商贩和当地群众,这样,兴隆山的敖龙寺庙会,既能娱乐又可贸易。1994年春,兴隆山附近的村民呼声很高,自愿捐款集资,恢复修建敖龙寺,兴隆山乡附近六个村组推选代表十余人,由他们出头组建了筹建队,以集资方式恢复敖龙寺,主要资金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自愿捐款,并建立了财经,安全保卫,防火等管理制度,由于建筑难度高,耗资大,至2002年才修建完工。
整座敖龙寺坐东山朝西南,为顺应山势走向,立癸山丁向,《注:按古时有小误差,因李老爷为蛇身化龙,来自东北黑龙江,有巳酉丑三会金局之说,酉为金,李老爷后被封金龙圣佛,塑像也为金身,巳为蛇,丑为金局墓库,故居之处,故按古时应为丑山未向阳三分,接近癸山丁。》修建在兴隆山半山腰,海拔480米的平缓坡上,从山下的公路上便可看到敖龙寺的整体结构,苍松翠柏掩映期间,特别是山门外300多年的古松,高大挺拔,枝头犹如巨人手臂伸向四方,又如同黄山迎客松一般,迎接游人。
寺内建筑结构均为条石,青砖青瓦,松质木料,寺内各殿修建的雕梁画柱,峭壁飞檐,殿前均为青砖铺地,条石为阶,雕龙巨石,迎风压面,大红明柱后,刻花门窗,油漆彩画。
寺内第一个主殿名为“显应宫”,殿内雕花屏风下塑有龙君李老爷的金身塑像,东西两侧塑有:雷公爷,风婆婆,闪电娘娘和量天尺四位尊神,李老爷身边塑有童男童女,屏风壁后画有火神爷像。
后殿是第二个主殿,为龙母娘娘殿,内塑龙母娘娘,子孙娘娘,天喜娘娘,疹宫娘娘,眼宫娘娘,送子爷,催生娘娘,百花仙子,宋武公等坐站像十五位。
娘娘殿前为香池,香池前是钟鼓楼,香池两边是东西廊房,十殿阎罗殿,两殿共塑像三十四尊,包括十殿阎君,生死判官,牛头马面,大鬼小鬼,黑白无常等。
显应宫西侧为三仙庙,内塑狐仙长仙黄仙三位仙家,全寺塑像七十尊,各殿墙壁均有彩色壁画,后殿东侧还修建了僧人住房,庙宇外又修建了餐厅,工作人员居住的二层楼房,整座敖龙寺套有青砖围墙,寺前是三座寺门,中间为正门,比较宽大,两边为侧门,相对较小,寺门前宽大的广场是高大的古戏楼,与显应宫相迎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