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具,我们有无数的选择性。
一旦迷恋,就产生依赖,就等于放弃了自我,放弃了选择权,自然也就没有了主动权。
依赖任何人、事、物,都是依赖。(依赖父母,依赖爱人,也一样,都算外力。)
使用工具是对自己的助力,一旦自己成了外物的附属品,那就是修偏了,及时的把自己从依赖中独立出来。
??
好多人的脑子里是知道要自修的,但言行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
比如有人给吉月姐姐留言:“我需要手机贴,但不知道命宫。”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手机贴用的是五行化煞的原理。
就算我跟智策师父都用的是五行,因为我们是不同的体系,如果有人来问我奇门遁甲的卦怎么解,我也无法回复,何况吉月姐姐根本就不是用的五行体系。
她不会算术数,截图发给了我。
上面如果写上出生年,我还能顺手算一下,但是没有写。
吉月姐姐那么多未读消息,她没有时间挨个的倒回去扒拉聊天记录,所以送手机贴给她增添了很多的工作量。
我们的一言一行,需要时刻觉知自己在干什么。
【众生的利益是一体的,自己也是众生的一员。】
我们的言行,要么对对方有利,要么对自己有利,如此,众生的总体利益才能上升。
“不会算命宫”这句话,发给吉月姐姐等于白发。
她不会算,转发给我也没有备注信息,她又没有时间回去扒拉聊天记录问完了再来回的问我。
这句话,没有受益者。
所幸大部分人标注的都很清楚,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所以即使有些小插曲,目前还在赠送的过程中。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把之前被情绪和欲望禁锢了的注意力全部都释放出来,灵魂才能自由,我们才能有觉知的活着。
必须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先找回来,随时随地的去感知这个世界。
比如吃饭,感知每一口食物的味道。(食不知味,就是注意力被牵制住了。)
比如走路,感知脚一起一落的触觉,以及风吹过皮肤的感觉。
比如用心感受耳朵能收到的声音,鼻子能闻到的味道,眼睛能看到的各种颜色、形状等等。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放在一言一行、一呼一吸上,有觉知的活着才是清醒的活着。
修行,修的是我们的日常行为。
??
关于修行,误区很多。
人还没修好,光追求玄的了。 一切的手段,都是外力,都是工具,都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