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刀尖上的大唐> 第8章 回幽州(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回幽州(四)(2 / 2)

李匡筹自称留后,忽闻刘仁恭的儿子来使,与身边谋士道:“不是才走,怎么又来。”这文士姓赵名珽,年过三十,道:“想是知晓幽州有变,来探情况。”李匡筹摆摆手,故作诧异,道:“探什么?我自家事与他何干。你去问他有甚话说,某不见他。”

此时刘大郎来,无非是谈条件要好处,卢龙镇上百年传承,武夫们还能有啥出息。但这是规矩,岂能儿戏。赵珽劝道:“留后见一见吧,此时不能生乱啊。”李匡筹不悦道:“那厮去了成德,数万军士逃归,聚在城中未妥,某哪来功夫理他。速速打发了去。”

赵珽提醒道:“那调防之事?”

李匡筹白眼仁一挑,道:“此时哪里有兵去换。”

赵珽觉这东家要疯啊。按道理,戍兵三年一换,这是规矩。当年庞勋之乱,就是朝廷不讲规矩,戍兵超期多年不让回家,最后闹出好大的风波。你哥俩刚撕了一把,正是紧要关头,不是应该妥为处置么?可是李匡筹已经有了决定,赵珽只好硬着头皮过来瞧瞧。

看来者是个中年文士,不见李匡筹露脸,刘守文觉着不大对劲,起身行礼问道:“赵从事,未知留后在否?”赵珽扯谎道:“留后事务繁忙。有甚事体,与我说罢。”

这架势不对路啊。刘守文心怀忐忑,有板有眼地念词,道:“月前所说换防一事,未知留后是何安排。”感觉事情要糟。

赵珽故作奇怪道:“之前不是说稍待些时日么。”

“此前说一月之内粮草必至,早则一月,迟则三月,定有人来换。如今一月有余,粮豆未见一粒,城中积粮已不足月,一旦河东有警,如何抵挡?换防之事,亦未有说法。我军调往何处,何时启程,怎么交接。”说着说着,刘守文也有些压不住火,口气不满地道,“赵公,我军在安边戍守三岁,没有功劳有苦劳。军士思归,若再无说法,只怕不妥啊。”刘大公子心想,看在蔚州数千精兵的面上,你好歹要给点面子吧。

赵珽哪里听不出话外之音,但他却只能心中苦笑。李匡筹确实也为难,如今可用之兵只有旧部万人,前线逃归的那帮杀才哪敢使用。守城?怕不怕这帮混蛋开门把李匡威放进来。派去轮戍?别逗了,安边是什么地方,这时敢提让谁去,谁就敢直接在城里作乱。但这话没法说啊。其实也不是全没办法,安边本来孤悬在外,实在不成把人撤回来也行,这事儿他提过,问题是老板不同意,他能怎样。赵珽沉吟片刻,咬碎了后槽牙忽悠道:“粮帛军资已筹备妥当,不日便至。你回去与刘帅讲,千万稳住军心,三月之内,一定调换。”盘算着先稳住一时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