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酒吃得是昏天黑地,若有敌来袭,连锅端未必,吃个大亏稳跑不了。二哥是逢人就喝,酒到碗干。吃到一半,想起堂上坐着一个新面孔,竟是随他从妫州到了幽州的冯良建。李大给众人介绍时,一问方知,这老小子的女儿即将嫁给李崇武做正室,老冯自己也应了李大的招募,任军中判官一职。
迷迷糊糊中,二哥记起自己军里不也请了个姓韩的,这段日子他只顾陪新兵操练,一直没过问这位酸丁。这么些年,经他细心观察,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学李大不吃亏。虽然不知李大要为何要弄这么个酸丁过来,但二哥还是决定先学起来再看,就打算回去就与那韩公好好聊聊。
只是黑哥公务繁忙,宿醉醒来就把韩梦殷这事丢到日南去了。
他是真忙。
准确地说,卢龙刚刚换庄,上上下下都忙。
难得吞下如此雄镇,还基本完整没甚损伤,真是天上掉下个金坨子。怎么做到长治久安,让卢龙成为自己的粮仓、钱袋子与兵源地,怎样与老部下们斗智斗勇,这是陇西郡王的头等大事。
伺候好独眼龙,安抚、收拢卢龙各州,怎样在河东与卢龙两镇之间取得平衡,这是刘窟头当头要务。
李大郎则是一边忙着组织春耕,一边忙着催要粮饷。
不管刺史的任命下来下不来,豹骑军占了平州,一时就不打算走。由判官冯良建牵头,李三郎协调,组织城中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平州大生产运动。干活的当然是民众,武夫们只管打仗,最多维持一下秩序,李大郎再怎么大讲共同的基业,畅谈人生谈理想,也不能让屠夫们下地干活。
世界就是这么美好。
来时刘仁恭给了五千人三个月的钱粮,不算抠门,也不算大方。但是,以豹军和刘仁恭的良好关系,天知道幽州的粮饷几时会出问题。所以,趁着刘仁恭还需安抚镇内,双方面皮还算过得去,更要趁着干爸爸还在幽州,仍有虎皮可拉,能要一点是一点,过了这村,就未必有这个店了。
落到二哥头上,主要工作就是练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