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刀尖上的大唐> 第18章 新起点(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新起点(四)(2 / 2)

“啊。这婆娘也没跟俺说,与秦家娘子一道过来。”

李三郎在旁,将一只布袋里取出水囊,倒了两瓢温水,一个递给二哥,一个递给李大,待李大吃罢,自己才又倒上一瓢饮下。

李大说:“回去给你娘子说,换地那事先停了。”屠子哥一愣。瞬间明白,这婆娘城里城外折腾,估计动静不小,而且卢龙县就这么巴掌大点地方,别个想不知道都难。便说:“成。唉,这婆娘非说要搬家过来,你也知道,俺可拗不过。俺是不想动,有你这话,回去便跟她说。”

边上李三却道:“二郎误会大兄了。”

“啊?”

大李解说道:“你家愿意搬来是好事,俺家也要搬来。与刘窟头这关系,家眷放在幽州实在不安。趁大王还在,搬出来才好。本来想着跟大伙说说,一起过来,只是平州不比幽州,弄得不好怕乱了军心。所以,本想愿来自来,就不想张罗了。结果你家娘子下手太快,我闻这边传出风声,或有人要坐地起价。说不得还得费心张罗。俺想着,军中愿来者都到俺这里报个名,要来多少人,弄多少地,要筹算一下,然后我来出面去谈,免得土豹子敲我军竹杠。军士攒点家底不易,岂能吃这闷亏。若逼得爷爷动刀,就更不好了。”

郑二听说,觉得这是好事,道:“成啊。俺回去就办。届时,我几家凑在一块儿吧,好有个照应。不瞒哥哥说,李贼这事俺是受不得再来一次。”说着眼圈就有点发红。

李大点点远处那老农,道:“你看他一岁能食几斛粟。”

二哥挠挠头,这事他哪里晓得。

就听李大道:“他家在村里还算过得,是个富户?丁口四人,中口一人,小口二人,上老母一人,统共八口,耕八十亩田。去岁约收粟麦一百一二十斛,按匡威时官收六十斛,留下种,一岁能余四十余斛,勉强糊口。但不能有灾。田间种桑织布,岁出一二十匹。另有数亩宅园,种些果蔬、瓜豆、桑枣,养些鸡鸭鹅、羊、豕贴补,糊口之外所需制备春衣、冬衣、鞋袜并农具及油盐酱茶等物,皆有出处。然匡筹以来每岁多收五斛,去岁只余不足四十斛,便有些难过。”

二哥没明白带头大哥要说什么,也不敢插嘴,默默听着。只听大李继续道:“我豹军,不计军中餐食,发到各人粮赐是每月一石,春冬两季衣赐有绢七匹,当然,在河东衣赐有些短缺,粮赐亦不足,不过,去冬也都给补上了。待军属田办好,算上各种赏赐,一人当兵,全家衣食丰足不在话下。这二月来,竞相嫁为军属者,不外如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