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心怀鬼胎熬了一宿,次日清晨,收拾行囊继续上路。
符道昭仍引二千骑在前开路,附近情况他已摸清。
至少昨夜放出去的斥候全部安然回来,也都报告平安,没有敌军踪迹。他与李周彝估计,晋兵可能大部分人马都在围困潞州,没有很多兵马过来?如此结论鬼都不信,却也没有更好的解释。
这两位哥认真研判了局面,其实也没探讨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他们与丁会是失联状态,斥候也只能查探行军路上的状况,对于潞州的情况就比较迷茫,对晋军的动态,所知并不详细。
要说起来,这次救援是有点犯忌讳的。
敌情不明呀。
可是梁王军令顶在头上,混肯定是混不过去的。
这二位坦诚交流之后,决定还是得抓紧去潞州瞧一瞧状况。只要到了潞州,对梁王就算有了交代,哪怕有什么状况,见了潞州再撤回去也好交代。毕竟几万人抱成团,要走要留,难道独眼龙还能怎么着?
不管这哥俩如何在犹豫中前进,郑大帅此时正在梁军东南五十里外猫着。
设伏,还是伏击梁军这种老流氓,想在山里蹲着等到人来伏兵尽起?那是无知文人胡扯。什么叫精锐?起码斥候要放出几十里,怎会给你机会。如果梁军这么水,那不早玩完了。
郑守义让舅哥领着二千骑及步军跟随周德威行动,临行前说得明白,势头不对该走就走。老郑自己领四千多骑,由千余辅兵支持,绕道梁军侧后等待时机。
十三郎跟在老黑身边比较兴奋。
这厮也是老武夫,可惜这辈子打仗都很窝囊。魏博往事不必提,到义武以后居然也不见好。前面跟成德干瞪眼一年,毫无建树,转到沧州,又被汴骑撵着打,天理何在啊。总算这次到河东时来运转,画风突变,从晋阳到潞州打得行云流水,十三郎也就找到了战争的乐趣。
早起舒舒服服吃了饭,炒面、肉干配粟饭,还有一口柳烧润喉,然后收拾行囊出发。为行军方便,队伍重新编组了马匹,又从晋军借了些驮畜,他们人均四马,脚力充沛。
大寨主回报,梁军起行,前面二千骑已打头翻山去了,后面是大队步军,骑军不多,可能也就千多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