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刀尖上的大唐> 第6章 混乱的开始(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混乱的开始(六)(2 / 2)

梁帝朱晃哥一身团龙圆领袍,戴幞头,腰系九环带,脚踩六合靴,靠在扶手,静静等着文武们出谋划策。

一场改朝换代,似乎解决了许多问题。

至少看起来欣欣向荣。

很多事情,也只能让岁月去磨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今天,坐在右下首的是朱友文。

这是他的养子,文学不错,之前此子在镇中担任度支盐铁制置使,主要负责搞钱运梁管军需。如今立了新朝,梁帝已命他为建昌宫使,主管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钱赋。

身边这帮儿子,梁帝思来想去,似乎也就友文矬子里头拔将军,可以看一看。

先看一看吧。

除了敬翔、李振这两位铁杆,今天裴迪也赶回来了。这是个裴家子弟,治政搞钱都是好手,梁帝登位前,这厮常年管钱谷、治刑狱。这厮的地位,有点像卢龙的李三郎,是汴军的大管家。前面梁帝派他去洛阳公干了一段时间,今拜为右仆射。朱友文之前是在裴迪手下干事,看看能否帮衬有文一把。

当爸爸的真是操碎了心。

李周彝、符道昭这俩货也在。开国前,这俩一是元帅府左司马,一是元帅府右司马。东西南北,这哼哈二将都打过,也能查漏补缺。

除此之外,还有个面孔非常醒目。刘鄩,王师范的爱将。当初这厮占了兖州,被葛从周围着跑不脱,直熬到王师范投降,又由王师范亲自下书才肯投降。这厮看着是个人才,当时给他安了个元帅府都押衙,其实是个光杆司令,帮着出谋划策。如今挂着鄜州节度留后的虚衔,实际还在中央蹲着。

此外,牛存节等老部下也都在。

毕竟是涉及国家战略的大事,议事不能人太少,牌面要足。

文武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尤得他们吵吵,梁帝也不表态,轻声对朱友文道:“今岁财用几何?”

朱友文能够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偏爱,稍稍有点紧张。毕竟,从前他没想过能入爸爸的法眼。敛容道:“楚王等上贡尚未知,不过,哪怕只按前面数岁看,至少可征粮五千万石,支应军需、官员俸禄之外,当仍有盈余。”

“有如此多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