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
嗯。
有些事,郑守义如今越发觉着跟武夫们不好说。
比如这移镇,若非迫不得已,他也不想挪窝。经营数载,事情一一理顺,倒叫李承嗣那厮摘个桃子。真是自家种树,别人乘凉,全无怨言那不可能。
可是不挪不行啊。
除非造反。
可是正如张泽所说,如今造反也没个搞头。
只是,这些话跟弟兄们似乎越来越难启齿。那懂的自然懂,比如舅哥,老马匪,这都不用说,彼此心里有数,有分寸。至于遇上那不懂的,说也没用,而且,说多了人家会否以为是老郑疑心呢?反倒没事搞出事情。
还是与这酸丁好说话些。
郑守义遂道:“诚哉斯言。”
张泽道:“此去晋阳,明公可请主上遣人来镇治钱谷,一如义武旧事。我记得李司马曾有言,节度使管军不管民,刺史管民不管兵,辽王欲以此为成例。此次明公移镇,辽王既未授明公朔州刺史,又不曾别授他人……
或是忘了,或是等着明公开口吧?
某以为,当为后者。
这振武军穷困潦倒,那财权不要也罢。”
“嗯。”这事郑守义也在犹豫。
权力呀,啧啧,抓起来容易,放下去难。
咱郑大帅也就是个俗人。
在义武镇,被李老三拿了财权,虽说他清楚辽王的心思,可是到了这振武军,辽王一日不派人来,咱老郑也乐得装死。
可是,真的能混过去么?
不一日将到晋阳。
前面村庄围了许多军士,不待郑爷靠近,便有一队人马过来查验身份。
原来是辽王走访农户,正好给他撞上。
郑守义素知大李子喜欢在农家转悠,立刻下了马车跑过去。
却见里正家里摆了几口大锅,辽王、军士、老农,正围了吃喝说笑。
听说郑二来了,辽王让身边众人挤一挤,要给老黑让出个位置。只是郑二看看局面太挤,倒是边上老中官那一锅人少,就凑过来坐下吃。
也不说话。
小中官张忠踩着小碎步,上去给干爹磕了头,恭恭敬敬在旁伺候。
老中官张承业见是郑守义来了,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离李崇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