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儿倒是生得粗壮,看看也就六七岁模样,拿腔拿调作态,奶凶奶凶的,逗得一众军汉大乐。
郑守义都快笑不成了,从马上跳下,立地七尺开外,如一座大山般。
这终究是个娃娃,不禁有些惊恐,住了口再不敢嚷,一双眼珠子却在左瞧右看,想要寻条出路。奈何他被一群高壮武夫围着,哪里得逃。
就看着泪珠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却那娃娃抿着嘴唇,紧握一双小拳头,略带惶恐又很倔强地看着眼前高汉子,兀自不屈。
郑守义看见,也不禁敛起笑容,重重点头,道:“好孩子。”就从腰间抽出障刀抓在手里,对那娃娃道:“送你啦。”
那孩儿也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活动,疑惑地瞧瞧这老黑,又看他手里的这柄短刀。犹豫着,孩子慢慢探出手接过。
那障刀尺余长短,还有些分量。娃娃入手一沉,连忙抓紧。双手使力一抽,就将刀拔出,一双大眼睛立刻就被刀子吸引了,全然忘了处境。笑嘻嘻居然就在人前作势挥舞两下,又引得众武夫大乐。
郑爷看此地离城不远,便令军队就地休息片刻再行。
却听村里忽然一阵破锣响,就涌出一伙人,在几个孩子的带领下朝这边来。
郑老板抬头一看,这是娃娃们叫村里的大人来了。
匹夫匹妇们气势汹汹冲出来,见到这阵仗也是一愣。几个领头的紧忙让身后村民立定,自从人群中出来,顺便将提在手里的钢刀入鞘。
两三个带路的娃娃领着靠山,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在近前,戟指老黑道:“阿爷,是这黑厮拿了常郎。”那气焰,十分嚣张。
这边军士们也已散开两翼。
娃娃话音刚落,那被称作常郎的壮小伙就奔过来,喜滋滋地显摆刚得的障刀。其实也没甚花俏,黄铜吞口,如彩云般的花纹盘踞刀身,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百炼精钢造就的利刃。
场面就有点尴尬。
甭管别人怎么看,郑大帅是感触颇大。
想当年他初来河东,村民见了官军就跟见了瘟神一般,远远看见就要亡入山林,只怕跑慢了一步。辽王到镇这才多久,好么,见了官军非但不跑,还敢操刀子上来了。
村人们显然是来给本村孩子撑腰的,可是眼前这个局面……
也很为难呐。
那打头的汉子略作思索,一抬手,先将两个娃娃拨到旁边,就有村民将娃儿护了。这汉子上前两步,向郑守义拱手道:“可是郑帅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