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乡一里,甚至某个部落的安顿安排,到新朝的典章礼制,郑守义有些能明白,有些就跟听天书一样。
嗯,听天书也得听。
遂定国号为“唐”,既是传承李家祖宗,也是取自唐公的封号。
新朝设四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蓟城,南京江宁。比较尴尬的是现如今除了蓟城,其他三京都不在手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开国么,肯定要有个典礼。虽然国号仍然用“唐”,但这就跟前汉、后汉一样,哪怕宗室有继承关系,前唐与后唐,或者你叫西唐、东唐,甚至说南唐、北唐也罢,总之并非一个朝代了。
按道理,在北京蓟城办开国大典名正言顺,怎奈何河南战事到此,回去蓟城搞庆典不大现实。总不好再把大军弄回去摆个造型再回来。于是决定新朝就在贵乡办大典,并改贵乡为大名。
程序基本照搬大唐,并确定臣子朝贺天子、天子现场还礼的安排。
一应典礼由老中官张承业操办。
能够参与如此盛事,老中官跟打了一血一样废寝忘食地工作。
遂筑坛于牙城之南。
秋,九月十三,己未。
升坛,祭告上帝,曰:
“皇帝臣翼,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厚土神祗:
唐有天下,历数无疆。
今朱温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翼宜修之,龚行天罚。
翼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翼一人。
翼畏天之威,又惧唐土将湮于地。
谨择元日,与百僚登坛,受皇帝玺绶。
修燔瘗,告类于大神。
惟大神尚飨!
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李翼遂即皇帝位。
李翼,即当年刘四、郑安所救之童子,年十岁。
复立国号“唐”,大赦,改元建武。
天佑十四年,亦称建武元年。
按道理说,新朝选年号是个大事,“建武”并非不好,方今天下不平,亟需建武,只是这个年号光武帝开国用过,后来还不止用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