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妄言?昨天满口喷粪的是谁,此时又来装假。
两位枢密副使都表了态,枢密使唐王李三郎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也罢。我抛砖引玉,请诸位斧正。”唐王让人取来一幅硕大的地图挂起,好像要讲什么宏篇巨着,结果这厮静静看了片刻,又让人将图给收起了。
李老三骚骚脸颊道:“其实,打仗么,也就这么点道道。
知己知彼,审时度势。
先为己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这些年商路跑了不少,对河西那边蕃汉情况,能知道也都知道了。这算是知己知彼都有点基础。
至于先为己之不可胜么……
足粮,足饷,足械。
粮,可从幽州或河东运。全部运粮食损耗大,可赶羊过去,慢慢走不着急。
足饷、足械不多说。
兵么,我算了算,这边还要应付朱梁,但是抽调一二万人过去问题不大。
从灵武向西打,要因时制宜,要打得巧。
甘、凉蕃部众多,牛羊不少,当优先以战养战,不足之处再从后方转运。大体来看,一年填进去一二百万石粮问题不大,哪怕转运消耗个九成,送到一二十万石粮,三镇亦产粮,筹划一两年,也能搞点事情了。
嗯,还可以移民至灵武耕作。
人嘛,待与朱梁做下这场,去淄青破几个城,人便有了。”
郑大帅腹诽,好嘛,这就不提给中国保留元气的鬼话了?
李老三道:“主将么,我想,就让洵哥儿去吧。这些年他憋坏了,在中原驰骋不开,去那边散散心,免得记恨我。
原本他说是去东北,但目下看河西更着急。
渤海国嘛,行将就木,老朽一个,不在这一二年。
诸位以为如何?”
若是只抽调一二万人慢慢打,枢密副使张德倒是感觉可行。
大唐虽只有半壁江山,甚至这半壁都很残缺,但是,说一句兵多将广倒也当得。至少,伪梁江河日下,肯定还不如大唐,至于其他那些妖怪么……
淮南自杨行密死后,就一直内乱内耗……
算了,也不用挨个点名了,根本都不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