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玄霸,李渊不由的一声叹息。
因为,李玄霸虽然气大无比,平时府内的几名护院都不一定能够将他制服,但到此刻年纪,却仍旧如一痴儿,连喊父亲娘亲都不会。
平时除了上蹿下跳,就没个正经模样。
就这般,时间来到了604年。
这一年,杨广欲登大宝之位,但却遭到了许多贵族的反对。
而在这些反对者中,唐国公李渊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杨广登基,确实是名不正言不顺,身为国公,李渊理应阻止,否则后人效仿,岂不是要大乱?
但是也有诸多贵族对杨广表达了支持,在这些支持者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宇文家族。
最为重要的是,虽然前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但是三子杨俊已死,四子杨秀和五子杨谅却是不堪大用,现在最看重的原太子杨勇也死了,此时也就二子杨广一人。
所以,即使有不少贵族的反对,杨广登基大宝,也只剩时间问题。
因此,李渊便是萌生了退意。
这一日,在唐国公府宅院之中,李渊和长子李建成正对坐饮茶。
此时的李建成已是少年模样,不仅英俊非凡,而且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李渊只要有事,第一时间便是先和自己的长子李建成商议,而李建成的很多意见也都会被李渊所采纳。
“父亲不必过多担忧,孩儿觉得此时回到太原祖地,未必就是坏事。”李建成少年老成,给李渊满了一下茶水,便是说道。
“噢,建成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李渊看着自己的长子,那是越看越满意。
“杨广登基,已经不可避免。而之后,必定先做二事。”只见李建成喝了一口茶水,成竹在胸。
“哪二事?”李渊微笑着看向自己的长子。
“第一,是册封对已有功之臣。第二便是铲除异已。”李建成说道,“如若孩儿所料不差,那宇文化及应该也会被封为国公,到时便有了和父亲同等的地位。以杨广的性子,等册封有功之臣之后,必定会对异已进行严酷的镇压。而父亲早已和宇文家族撕破脸皮,到时宇文化及以国公的身份对付父亲,背后又有杨广支持,父亲的处境可就堪忧了。”
“唉!”李渊听完便是长叹一口气,“建成所言,为父如何不知。既然现在已是不可避免,那么为父心中还是有着一丝辅佐之意,毕竟我李家和杨家之间还有着表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