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小说>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第81章 剑圣出阵!【47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剑圣出阵!【4700】(2 / 2)

靠近东海道的幸桥门。

靠近甲州道的四谷门。

靠近日光道的浅草桥门。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跟中国的城门不同,日本的城门并不追求高大、坚固,而是以“让敌军感到恶心”来作为设计思路!

这些要地的城门都是双层构造的桝形门。

所谓的“桝形门”是一种具有特殊设计的门,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城市防御。

其特点是门洞设计成桝形,即弧形,具有多重直角转弯处,能够有效阻止敌人的通行。

桝形门通常具有双层构造,外侧是高丽们,内侧是渡橹门。

这种设计使得敌人进入高丽门后,必须转个直角的弯才能攻击到内侧的渡橹门,从而增加了防御的层次和复杂性。

必须得转一个直角的弯,才能攻击下一道城门……想也知道,这样的设计势必会让敌军的冲锋势头受挫,而且极易造成敌军的拥堵,一大堆人挤在第一道门(高丽门)和第二道门(渡橹门)之间,跟堵车似的。

趁敌军正拥堵之际,扼守渡橹门的守军大可悠哉游哉地向下倾泻弹丸、箭矢、石头、煮沸的屎水……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正因这种“让敌军感到分外难受、恶心”的建设思路,“三十六见附”并非高大巍峨的城门。

乍一看去,跟个大院门似的,随便架个梯子就能翻越过去。

可要想拿下这些城门,绝非易事!

类似于此的建设思路,贯彻古代日本的城防体系。

古代中国的城防体系是以城墙作为核心,然后围绕着城墙建立护城河、瓮城、望楼等一系列防御设施。

一旦城墙被攻破,城池就基本等于失陷。

古代日本就不是这样了。

虽然古代日本的建筑师们也会营建高大的城墙、深不见底的护城河,但他们更热衷于将城池内部造得格外复杂!

典型代表就是江户城。

江户城是“の”形的结构,跟块蚊香似的,内部划分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区域。

若欲打到征夷大将军所身处的本丸,就必须陆续打穿三之丸、二之丸……

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难以逾越的高墙、必须得顶着守军的弹幕和箭雨才能跨越的陡坡……

换言之,即使渡过江户城外围的护城河、攻破江户城的城墙,也并不代表战斗结束了,万事大吉了。

倒不如说,攻入江户城后,真正的攻城战才正式开始!

关于如何守住江户,胜麟太郎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

他很清楚,就凭他当前掌握的这点战力,根本不足以击退敌军。

因此,他的核心战略以一个字就能概括——“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