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院士之路> 第227章 从上海川沙县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的稀土专家严纯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从上海川沙县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的稀土专家严纯华(1 / 2)

院士出生地

严纯华院士,1961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籍贯江苏如皋。

川沙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南侧,东临长江出海段,西靠黄浦江,南和南汇县及上海县接壤,东南端水域为长江与东海的汇合处。

川沙属江海冲积平原,长期在江流和海潮的相互作用下,由积聚的沙洲逐渐连片成陆。

川沙历史悠久,早在梁大同元年(535 年),县境属昆山县,隶信义郡。

此后历经多个朝代,县境分属不同地区,如华亭县、昆山县、上海县、嘉定县等。

近代至清嘉庆十年(1805 年),置川沙抚民厅,这是川沙设治之始。

宣统三年九月七日(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后改厅为县,置川沙县公署,仍属松江府。

1958 年,川沙等七县划归上海市。1993 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成立了浦东新区。

川沙名人辈出,黄炎培就出生于川沙内史第,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另外,宋家曾在川沙内史第租住,宋庆龄及其弟妹宋美龄、宋子文均出生于此。

川沙人杨斯盛是近代建筑营造业的一代宗师,光绪年间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由中国人办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承建了外滩江海关北楼等重要建筑。

至今川沙古镇仍保留了许多具有江南传统风格的建筑,如内史第是一座三进院落的江南官宦宅邸,古色古香,石雕精美。古

镇内还有民国风味的老房子,建筑设计新颖,中西合璧,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出生地解码

严纯华院士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川沙地区在当时可能具备相对较好的基础教育资源。

严纯华毕业于上海川沙县中学(现上海市川沙中学)。

这所学校为他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后续考入北京大学并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深造奠定了基础。

在中学阶段,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等,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学术氛围。

川沙作为上海的一部分,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