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院士之路> 第249章 从湖南浏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 从湖南浏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2 / 2)

这些先辈们的成功经历为他树立了榜样,让他明白通过努力和奋斗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激励着他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院士求学之路

1962年,周其凤进入浏阳市第一中学学习。

1965年,周其凤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0年,周其凤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8年,周其凤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0年1月,周其凤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1年9月,周其凤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周其凤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成为院士有着多方面重要影响。

周其凤在浏阳市第一中学及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阶段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国内优质学府的系统培养,让周其凤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理解和掌握,为后续深入研究做好了知识储备。

周其凤从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仍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不断深化在高分子化学专业领域的钻研。

这种持续提升自我、不断追求更高学术层次的进取精神,促使他在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上不断积累、拓展,为日后科研突破蓄力。

周其凤被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使其接触到国际前沿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理念、方法和技术。

开阔的国际视野,让他能汲取不同的学术思路,带回先进经验融合到自身科研工作中,有助于在相关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对其最终成为院士起到推动作用。

周其凤从国内到国外不同的求学与任教经历相互融合。

在不同教育环境和科研氛围下的历练,使他能博采众长,将不同的学术风格、研究优势整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科研视角和方法,有力支撑了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成果进而迈向院士之位。

院士从业之路

1983年2月,周其凤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教授(1990年晋升),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