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院士之路> 第311章 从北京海淀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新能源材料专家吴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从北京海淀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新能源材料专家吴锋(2 / 2)

这使他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接触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海淀区人才济济,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相互交流、碰撞。

这种人才聚集效应可能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众多优秀榜样的激励,也便于他在学术研究中与各方人才合作,吸收多元的观点和方法,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院士求学之路

1975年—1978年,吴锋就读于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8年—1981年,吴锋就读于太原工学院催化动力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吴锋院士在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的求学经历,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吴锋在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他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合成方法和实验技能,为后续深入研究化学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吴锋在研究生阶段的催化动力学专业学习过程中,让他聚焦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等核心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专业知识。

这种循序渐进且深入的专业学习,为他日后在能源材料等交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储备。

吴锋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对他而言,这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塑造过程。

在太原工学院的学习过程中,吴锋院士需要通过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逐渐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他日后的科研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他能够在复杂的研究课题中找到突破点,并深入探索创新。

吴锋在太原工学院的学习经历中,受到了优秀教师和前沿科研成果的启发,逐渐明确了自己在能源化学领域的学术兴趣和志向。

这段求学时光让他深刻认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坚定了他在相关领域深入研究、为解决能源难题贡献力量的决心,为他日后长期致力于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院士从业之路

1982年—1984年,吴锋担任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应用化学研究室教师。

1984年—1990年,吴锋担任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现北京理工大学) 系副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1年—2002年,吴锋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