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兵的精准点射下,进攻的这两个连还没到山腰,就损失了将近一百人。
现代战争的死伤率,要比古代战争高得多。
如果从统计学上来说,古代部队一般会在伤亡5%左右溃败,而现代部队可以支持到30%的阵亡率,才出现大面积溃败的情况。
不过这种统计,一般是算上全军数量的。
古代常常有十万人出征,实际战兵只有两三万,这种情况下死个五六千,溃败也很正常。
而现代的30%,一般也是按大部队计算的。
一个师如果损失了30%,那前线部队剩余数量就不多了,编制多半也不完整,无法支撑后续的战斗。
如果单纯只计算一个前线连队,对于军纪严明且有战斗信念的部队,坚持到最后一人都有可能。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撤退,很多时候要看战场情况。
比如进攻的部队,如果死伤超过70%,那么继续进攻也没有意义了,攻上去也只能送死。
这种情况下,即便进攻部队没有到极限,上级也会命令撤退。
而如果是守军,甚至可能出现死伤率超过百分之百的情况。
比如一个连队一百人驻守重要位置,不断死伤,不断补充新的成员。
等到打完撤下来,连队编号虽然还在,实际上全连都死光了。
全连一百人,战死两百人。
张郡守的兵虽然也是经历战争的老兵,但显然没有这种信念。
如此严重的伤亡,更主要的是基层军官大量损失,导致进攻部队已经丧失了进攻意志。
他们虽然没有溃逃,但都缩在掩体后面,不敢再继续进攻。
考虑到进攻深度以及损失人数,强行命令他们进攻,大概率也无法获胜,只能造成更大损失。
所以营长只能下达撤退命令。
同时营长也不断搜寻敌人的位置,他不明白到处都是火力点,但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人。
而随着他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人。
这是一个面容冷峻的男人,戴着几乎被打烂的头盔,脸上甚至镶着一颗子弹。
而此时,这个男人竟然隔着望远镜在与他对视。
营长摘下望远镜,眼前只有炮火下满目疮痍的山岭,双方距离如此遥远,肉眼根本看不到人影。
他不禁在心里嘲笑自己的胆小,然后重新拿起望远镜。
这次他看到,那个男人手里举着一把古怪的狙击枪,枪口正对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