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京肯定不是创造者的,他的底子就不符合创造者的标准,而且,如果他有那个机会可以成为创造者的话,肯定是要做创造者的,就算是入职科学研究院,创造者也有自己的位置入职的。
他也肯定是没有所谓的成为创造者的梦想的,只是考虑到作为创造者的话,可以为科学研究院和社会创造的效益更大一些,所以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会选择成为创造者。
这种选择,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可以去做出了,他如今都什么年岁了,这都还没有成为创造者,当然是走上了一条没有办法做出选择的道路。
甚至,这条道路都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了,人们都要说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程度,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了,欸,好像我又可以做出选择来了,这搁谁身上都会觉得略微有些许突兀了。
尤其是,穆京本人就是科学研究院的管理层,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己的数值进行检测,他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就去检测了一下自己的数值情况,正常人发现这个迹象了,首先怀疑的也是概率很小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可能,那就是个人的数值在时间的推演下,得到了一定的进步,这种进步诱发了质变,使得他拥有了创造全息世界的能力。
检测结果出来得很快,穆京看到了自己那几年如一日的数值,就知道不可能是他生理上的问题了。
按照科学推理的逻辑来说,既然不是他的问题,那就应该是全息世界的问题了。
科学研究院和祝今朝合作,成立了一个由祝今朝担任指导的全息世界创造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没有别的,就是利用一些“流水线”的工作流程,创造一系列品质上不流水线的全息世界,并且这批全息世界可以走盘古的后门,价格会偏低甚至免费,这是科学研究院作为官方组织承担起来的责任。
项目小组一直到今天都在运作工作,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不少全息世界了。
祝今朝知道科学研究院成立这么个项目小组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合作伙伴,她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指导、协助项目小组的,除了背靠科学研究院对她以及她的工作室的好处外,祝今朝也是会考虑到项目小组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她也会在赚钱的时候想想创造社会价值的。
科学研究院这个项目小组,说到底就是为了缓解平民阶层空洞症而开设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治疗空洞症,和祝今朝一贯的创造全息世界的理念不同,她也没有强求对方要融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多的也只是让创造者尽量避免刻意的桥段设置,太过刻意会让体验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在全息世界,这个全息世界的创造者水平还很有限,也就更难达到治疗空洞症的效果了。
但最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