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拱拱手,静待士颂提出要求。
“自鲁阳见过将军之后,士颂便觉得和将军投缘。待这次迎陛下回京后,士颂想和车骑将军商议,看看能否将公明将军调入荆州,到我征南将军府内听用。不知公明将军意下如何?”士颂说完,心里有些紧张,但表面上,还是笑嘻嘻地等着徐晃的回答。
好你个士颂,原来是想要挖我过去为你效力啊,徐晃笑着回答到:“士征南早有奇才之名,仁义着于四海。若是朝廷将某调入荆州,在征南将军账前听令,某自当遵令,但某随车骑将军多年,终有些不舍。”
士颂见有戏,继续劝道:“古人患不遭明君,杨奉之下,难展君之才!常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士颂虽然年幼,然自诩还算贤明。将军若来荆州,必为我帐前良将,统万军,坐镇一方。远胜于随杨奉等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徐晃连忙拦住士颂,说道:“我也知杨奉绝非立业之主,只是如今大敌当前。我们还是先退曹军,迎天子回洛阳,让某在报效其最后一次,如何?”
“好!”士颂大喜,徐晃果然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杨奉这种人,他肯定看不上。
自己在曹操之前招募他,以荆州如今的实力,徐晃岂能不动心。
当夜,士颂便留在徐晃营中,和徐晃畅谈自己的建军思想。
或者说,是戚继光的建军思想,尤其是戚继光挑选义乌兵的几条规则:
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脸孔白白细皮嫩肉的也不要。
只要黑大粗壮,见官府有胆怯之意的乡野之人,农村人和矿徒最好。
一句话概括:老实健壮的乡下人。
徐晃对此戚继光的选兵之法深以为然,当然了,他还以为这是士颂的选兵之法,对士颂越发的敬佩。
而且士颂还介绍道,如今天下大乱,想要得到这样的好兵源,只怕有困难。
那么我就特地设立了个新兵营,把招募来的不符合标准的兵员,放到新兵营中,进行洗脑教育,进行训练。
当年戚继光可没有士颂这样的权利和后勤补给,士颂可以花上数年的时间,对这些新兵进行整训,保证这些人从新兵营出来之后,就是符合戚继光选兵之法的优秀兵源了。
士颂留在徐晃营中,和徐晃讨论建军之道。
士颂的亲卫队,则在徐晃军营周边,设立岗哨和暗桩以为警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