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制度在山东行省大受欢迎,国朝将官吏一体化,意味着独木桥变成了双行道,谁不想吃上朝廷编制这碗饭?
但江南、浙江、江西这几个从前宋时期就是有名的科举大省,读书人们不乐意了,凭什么我寒窗苦读十载,归来仍旧是小吏?东华门外唱名游街,岂能让前辈独享其荣?
故而萧嘉穗坐镇江南时期,不断推行赵佶时代蔡京推广的学堂,并按照朝廷的制度,在浙江行省建立了完善的县学、府学、省学三级学堂,县学为五年制,府学、省学皆为三年制。
县学毕业后就能够获得参加吏员考试的资格,府学以上就可以参加礼部主持的各种考试。
县级的吏员招募考试,必须上报至行省,府级的吏员考试,必须上报至礼部,行省的吏员考试,则要经政事堂尚书省同意。
所以新汉的礼部相比前朝,事关朝廷一应礼制的功能被削弱,教育、科举的功能得到了强化。
浙江行省在大宋就是最富裕的几个地区之一,萧嘉穗虽然为政严苛,但推广教育是当真不遗余力,朝廷需要打造出一个示范区,百姓相对有钱、而且重视教育的浙江就成为了朝廷关注的重点。
所以浙江的许多老派读书人士绅们虽然嘴巴上各种挑刺、鄙夷、反对,但动作上却一点儿也不慢,朝廷已经搭好桥了,谁不走谁是傻瓜,于是纷纷将子弟送去学堂。
这一次浙江行省上报朝廷,请求开三府考试,同时补充一部分行省三司的办事吏员,故而柴进便南下了。
他的任务,除了监督浙江的考试外,还要将浙江行省的制度好好学习一下,向江南、江西推广,进而推广到天下。
而且王伦前后下了数道诏书,强调国朝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开科取士并不局限于通经典之士,若是文章写得好,各部寺官署都需要这样会写公文的人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