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因为克烈部的推崇,景教从漠北向漠南传播,汪古部等几个阴山小部落也开始信仰景教。
但韩世忠领兵入阴山、石秀联络之后,汪古部投靠大汉,又再度改变了信仰,将佛教重新拾起,而且请求石秀邀请高僧主持变教事宜。
王伦思考着未来对漠南漠北的彻底征服,他可以允许草原部落继续信仰萨满教,但绝对不允许景教以及在西北出现的绿教向东传播。
或许该在漠南给佛教松松绑,让佛教在草原全面取代景教和绿教!
王伦没有新创立一个宗教派别的能力,汉人的儒家思想是根植于农耕文明,除非将漠南漠北都变为农田,否则儒家也很难影响并彻底改变北方草原的信仰、习俗的。
因此王伦考虑着扶持佛教的某个宗,由朝廷主导,传入草原,而且必须与吐蕃信仰的密宗区分开来,绝不能让高原与草原的信仰一致。
实在不行的话,推广道教也是可以的,但王伦对宗教的了解不多,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他决定多听一些官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王伦首先找的是张叔夜,毕竟这位是朝廷的礼部侍郎,礼部大部分实际事务都是张叔夜负责的,或许他有新的看法。
但王伦很快就发现,他找错了人,张叔夜是典型的儒家士子,听闻王伦想要在未来教化草原,顿时来了兴趣,侃侃而谈,说什么内圣而外王,以圣贤之道教化蛮夷,则蛮夷亦可以华夏之。
得,这位还是儒家中的激进派,还好宋儒不像东汉儒学那样,已经走向了神学化和宗教化,张叔夜的想法虽然不如汉儒那般激进,但也大差不差,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先派大军砍杀过去,把不服王化的蛮夷全部杀死,剩下的蛮夷就是好蛮夷,自然是可以教化了!
原来“外王”是这么个意思啊,果然腐儒误国,真正的儒生都是一群狠人啊!
王伦决定还是暂停这个打算,等回到京师后,他与朝廷重臣再商议一个更有效、更有可实施性的计划出来。
王伦便想起了一个人,前方腊手下、现如今躲藏在江西龙虎山的包道乙,这位是个人才,能把耶稣缝合到摩尼教里,不能就此任由他潜心修道。
王伦的想法,是将草原流行的原始萨满教缝合到道教里,反正道教也有早期巫教的残余,完全可以将“天”的信仰融合一下,道教也该发展一下了,成吉思汗都能任命丘处机为国师,我华夏的本土宗教为什么不能扩张一下?
于是在京师的冯喜很快接到了王伦的命令,要求他亲自前往龙虎山,将包道乙和他的徒弟郑彪请来。公孙胜也得到命令,邀请他的师父罗真人携徒前来,皇帝想要坐而论道。
公孙胜很是心忧,他觉得王伦这是要对道教彻底下死手了,天下的道教徒本就不多,朝廷又限制宗教、推行信仰自由,陛下这是怎么了?
与王伦密谈了半日后,公孙胜总算放下心来,便自请亲自前往,将师父一行人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