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正在读一封史文恭从皋兰府送呈的奏折,史文恭小心翼翼地表示,西北禁军听闻朝廷以五十贯悬赏女真人头,士卒多有怨言,认为朝廷以二十贯悬赏党项人头,是厚此薄彼。
王伦知道史文恭意不在此,因为朝廷制度向来颁布得明白,这一次北伐,朝廷意在占领原辽国、现金国的土地,同时将大批汉军士兵就地退伍为民。
愿意留在新收复土地的士兵和百姓们,要开垦荒地、要修建房屋、要购置生活用品,要添置农具、耕牛、马匹、防身的武器等,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
朝廷可以通过官办商行给予价格优惠,所以立功将士的赏赐金钱,还是要产生大量消费,要想在东北立足,这笔钱朝廷花得相当值得,要知道王伦开出五十贯的赏格时,百官无一反对。
因为这个道理稍微一想就能够想明白,但朝廷对西夏党项人的赏格,情况又有所不同,立功将士多将钱财送回家里,如今朝廷还未反攻入西夏境内,到时候安置士兵和百姓,王伦自然会用各种方式来给予补偿的。
所以史文恭的意思,并不是期望朝廷提高对党项人头的悬赏,而是大约看到北方战事顺利,心里也按耐不住了。
王伦对史文恭的性格很了解,史文恭这个人,大约是被他师父周侗用了卢俊义这个大师兄当作“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对比来教导,很是缺乏被认可,所以入了梁山之后,拼命想要证明自己。
王伦也不担心史文恭拥兵自重,因为史文恭的部下多是山东、河北、河东兵,不是陇南本地人,让这些士兵跟着史文恭造反,恐怕史文恭冒出这个念头,就被手下士兵先绑了。
以史文恭的性格,写这样的奏折来,只能说明一件事,西北禁军渴望战功,连史文恭都快要压不住了。
王伦从来都不怕将士们求战,他可是开了全地图的人,灭了金国,再打西夏,然后北上草原浪一浪,接着向西反攻西域,将西域再度变回佛国,使其华夏化,阻止绿化。
而且他还要打倭国日本,要继续征服东南亚,一路杀到印度去,未来的战事这么多,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
于是王伦下了一道诏令,要求驻守陕西、陇南的西北禁军勤加操练,以待国用。这八个字足够让西北的将领士兵们安下心来了。
此外王伦又与张叔夜等随军官员商议对韩世忠的赏赐,韩世忠在饶乐水上游击破完颜斜也,取得大捷,这一战过后,金国附庸的漠南诸部草原牧场尽皆被汉军夺取。
于是很快地,为了表示重视,宗泽作为枢密副使,亲自前往饶乐水,宣读了朝廷的旨意。
韩世忠因功积累,受封临淮郡公,成为新朝又一名以军功封公的大将!
韩世忠觉得很委屈,陛下这是认准了俺老韩只能做李光弼第二么?但宗泽的一番话顿时让他喜笑颜开了起来:“李光弼,唐之名将,中兴第一功也!且为契丹人,今将军于饶乐水破敌,饶乐,契丹故土也,此非吉乎?”